![]() |
第07版:综合新闻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
||||
阳春三月间,新郑好事多——“豫见新郑 聚力发展”经贸洽谈活动成果丰硕,新郑签下130亿元今年“第一单”;拜祖大典又一次圆满举办,全球华人精神家园影响力继续增强;本土明星企业好想你计划在柬埔寨开店;遂成药业一批新药准备上市…… 古今辉映,居中致远,青春活力。正如新郑市一位负责人所述,眼下新郑市正借助“老、中、青”三个关键字,让更多人记住新郑,了解新郑、走进新郑、投资新郑。 古老文脉,历久弥新。新郑拥有8000年的裴李岗文化、5000年的黄帝文化、2700年的郑韩文化,被誉为黄帝故里、中华第一古都。孕育了春秋名相子产、战国思想家韩非、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宋代建筑学鼻祖李诫、明代政治家高拱等众多历史文化名人。 居中致远,通达天下。新郑地处郑州、开封、许昌“金三角”之中,是省会首个地铁通过的县市。2条铁路、6条高速贯穿全境,高速出入口17个,是全省首个镇镇通高速的县(市)。 依托“12纵13横”公路路网,15分钟可达郑州新郑国际机场、郑州高铁南站。30分钟可达郑州火车站、郑州高铁东站。4小时可达河南省17个地级市,覆盖近1亿消费人群。 依托“米”字形高铁路网,6小时可达18个省、直辖市重点城市,覆盖至少7亿消费人群。依托全国八大枢纽机场之一的郑州新郑国际机场,5小时可达全国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重点城市,覆盖至少10亿消费人群。 新郑正青春,处处显活力。1994年新郑县更名为新郑市,如今正值而立朝气蓬勃。其作为河南省县域经济排头兵,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名第25位,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排名第36位,近期成功入选全国文明城市。户籍人口65万,常住人口120万,是郑州地区唯一一个人口过百万的县(市),也是河南省人口净流入最多的县(市)。域内25所大中专院校,是河南省高校最多的县(市),常年在校生30万人,每年毕业生8万人。 新郑拥有规上工业企业278家,产业链条和产业配套相对完备,构建了现代食品、装备制造和生物医药“两主一新”产业格局。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953.6亿元,有望成为全省第二个GDP超过千亿的县(市)。目前各类市场主体14.5万家,居全省县(市)首位。16家银行在此设立分支机构,是全省进驻银行最多的县(市)。域内沿南北3条主动脉坐落32个物流园区、聚集1000余家物流企业。 当前,新郑正在继续壮大产业实力,推进“8+N”专业园区建设,搭建高质量产业集聚发展平台。其中电子信息产业园、大应急产业园即将全面完工,60余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让企业“入驻即投产”;特钢产业园、表面处理产业园已列入郑州市战略发展布局。设立2期30亿元战新产业基金,组建AA级产投公司,建成全省首家先进制造业专业污水处理厂,破解先进制造企业落地瓶颈。 本报记者 张立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