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孙志刚)中原区桐柏路街道以打造“冒热气、接地气、聚人气”的党员群众家门口的课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创建互动式党建学习阵地,积极探索推动新时期党员群众日常教育培训工作,将党员教育的成果践行到服务群众工作中,打造“桐心先锋课堂”,切实把党员教育成果转化为提升服务群众新路径、增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活力。
发挥阵地优势,理论课堂“冒热气”。桐柏路街道以“桐心先锋课堂”为载体,通过“书记讲党课”“宣讲团开讲啦”等形式,不断整合各类宣讲资源,积极创新方式方法,健全面向基层党员干部、面向群众的基层理论宣讲工作体系和阵地,让辖区党员群众能坐得下、听得进、弄得懂、记得牢。通过“桐心先锋课堂”不断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真正做到学深悟透、知行合一,全力推动理论宣讲走深走实、见行见效,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依托红色资源,情景课堂“接地气”。依托本土红色资源,组织党员干部“郑州党史馆”“荥阳市汜水镇红色教育基地”“常香玉红色艺术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在红色教育基地上一场红色情景课堂,身临其境接受一次红色教育,重温一次入党誓词,用红色文化教育人,用身边人的人和事感染党员干部,激励广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使命。同时,组织辖区党员干部前往巩义市河洛镇观摩学习,通过实景教学,深入了解基层数字化在治理、优化营商环境、智能化服务群众等多个维度的工作经验,进一步开拓工作思路,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实效,让先锋课堂真正“活”起来、“真”起来。
延伸服务触角,实践课堂“聚人气”。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群众需求,及时了解群众“呼声”,不断延伸“先锋课堂”服务触角,引导街道广大党员干部主动亮身份、做表率、争先锋。积极整合辖区共建单位资源,组织党员参与志愿服务、文体活动、医疗义诊、普法宣传、技能培训、日常巡查、矛盾调解等“实践课堂”活动200余次,实现“桐心先锋课堂”季度有主题,每月有活动,因地因时制宜,策划“小切口”服务,取得服务群众“大成效”。将学习成效转化为为人民服务的生动实践,提供社会公益、志愿服务、文化活动等实践服务平台,提升街道整体管理效能,切实当好服务群众“勤务员”的角色,擦亮群众幸福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