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货畅其流 看郑州与世界“你来我往”
香飘满城!新茶饮绘就消费新图景
2025年失业保险 稳岗惠民政策出台
又有2400多人将被表彰
一季度我国跨境 资金流动亮点多
我市发布今年服务 妇女儿童“十件实事”
我国“黄金气体”氦气勘查实现重大飞跃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货畅其流 看郑州与世界“你来我往”

(上接一版)据统计,郑州铁路物流中心联合中铁特货开发郑州至青岛、上海、连云港、广州的铁海联运商品车班列,目前运量较去年提高40%。

千年之前,中原大地商贾云集,繁荣兴旺;千年之后,“钢铁驼队”往来穿梭,续写辉煌。

2013年,中部地区首条直达欧洲的货运班列——中欧班列(郑州)开始踏上征途。

10多年来,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壮阔蓝图中,郑州用铁轨丈量着开放的新维度。穿梭欧亚大陆的“钢铁驼队”,不仅将宇通客车、郑煤机液压支架、比亚迪新能源车等“河南智造”送往全球,更将东盟的热带水果、欧洲的精密仪器引入中原。

今年以来,中欧班列(郑州)开行同比增长160%。满载出发、满载回程,“重去重回”成为中欧班列的新亮点。

“一带一路”一起闯,连通丝路万里航。今年3月份,郑州至乌鲁木齐首趟省际合作班列成功开行。班列到达新疆乌鲁木齐西站后,将由新疆国际陆港公司接力并组织,发往中亚塔什干、阿拉木图等城市,不仅开启了跨省协同发展模式,也实现了集结中心间的资源优势互补,形成了“中原集货+新疆出境”的新联动模式。

如今,郑州凭借米字形高铁网络,让郑州在区域协同发展中占据关键节点,高效链接周边,为人员、物资流动提供便利。

目前,随着郑州航空港站至重庆北站、青岛北站高铁快运相继的开通,依托高铁物流中心和公铁、空铁联运,货物周转效率提升60%以上。

2023年12月8日,随着济郑高铁建成开通、郑州成为全国首个实现米字形高铁网的枢纽城市;2024年7月份,日兰高铁全线贯通。东达沿海、南通两湖、西连秦晋、北接京津,郑州铁路在全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骨干作用进一步巩固提升;2025年3月15日,郑开城际铁路全线贯通运营,开封站至郑州东站间最快25分钟可达……

每次铁路轨道的延伸,不仅为我国与世界的贸易往来贡献更多力量,同时也加深着城市间的“深情厚谊”,让郑州这座城市前景光明,机遇无限。

新合作注入新活力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细心市民不难发现,最近,越来越多“南洋佳果”不断与郑州“邂逅”。4月9日凌晨5点11分,搭载着马来西亚优质品鉴级凤梨的TH816航班由吉隆坡国际机场准时降落在新郑国际机场,标志着马来西亚特优级凤梨首次进入郑州市场。

将视线拉远至去年盛夏,1500箱、净重15吨、10个品种的马来西亚鲜食榴莲第一次进入我国境内,来到郑州;当年9月,由郑州农发集团进口的柬埔寨胡椒、腰果也先后首飞进入郑州市场,频频为市民的餐桌增添浓郁的东南亚味道。

相关部门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郑州机场海关监管进口马来西亚水果136批1501吨,环比增长178%和156%。

经贸数据节节攀升的背后,映射出“国际郑”的独特魅力。近年来,郑州市与马来西亚的交流合作日益密切。据市商务局、市市场发展中心等部门负责人介绍,郑州有400多家市场,是全国的人流中心、物流中心,有利于马来西亚产品立足郑州辐射全国,也有利于河南的产品、中国的产品从郑州走出境外。在产业合作上,马来西亚的棕榈油、橡胶等优质产品通过郑州口岸进入中国市场,郑州的电子产品、机械设备等也深受马来西亚消费者喜爱。

“买全球、卖全球”的国际消费新场景一次次在郑州生动上演。4月中旬,中国(郑州)—东盟(马来西亚)特色品牌推广交流活动在春意盎然的金融岛举行。这一活动既将马来西亚的优质商品引进来,又能推动郑州本土品牌“走出去”,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

得益于高水平的对外开放,郑州强大的枢纽优势正在有力释放。作为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物流通道枢纽,郑州正将舌尖上的甜蜜延伸至产业链中的共赢。郑州至越南、泰国进口水果冷链专列和农产品出口冷链专列成功开行,东盟“班列+冷链”往返常态化运营……一列列满载货物的疾驰班列在“你来我往”间加速“豫农优品”和东盟特色农产品的双向奔赴。一幅幅“地尽其利,货畅其流”的对外经贸合作画面也映入眼帘。

当郑州的国际“朋友圈”越来越大,以郑州为纽带的跨国“经济带”也越拓越宽。一组数据生动折射出“国际郑”的耀眼光芒:郑州市货物进出口总额连续13年保持中部地区首位,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今年一季度,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累计实现进出口值988亿元,在全国综保区中排名第二。郑州经开综合保税区进出口额达55.8亿元,增长67.7%。

披荆斩棘,跨越山海。大通道带来大物流,大物流带动大贸易。“国际郑”正以开放包容的博大胸怀,以创新拼搏的城市气质阔步融入世界大舞台。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