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县区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飞机叔叔”与萌娃的功夫江湖
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推进科幻动漫产业发展
抗旱浇麦保春灌 助农稳产促增收
筑牢安全防线护航节日平安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震旦鸦雀现身中牟湿地
京东奥莱郑州首店即将开业
民宿风情引客来 文旅融合产业兴
风筝手绘添春色 亲子互动乐融融
社区民警+网格齐动 共守居民“钱袋子”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震旦鸦雀现身中牟湿地

本报讯(记者 卢文军 通讯员 王龙 文/图)近日,中牟县雁鸣湖湿地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消失4年后,被誉为“鸟中大熊猫”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震旦鸦雀(如图),被观鸟爱好者再次观测到踪迹。此次共发现3只震旦鸦雀个体,标志着这一近危物种的栖息地修复取得阶段性成果,也为黄河流域湿地生态保护提供了宝贵案例。

震旦鸦雀(拉丁学名:Paradoxornis heudei)是中国特有的全球性近危鸟类,因高度依赖芦苇湿地生存、形态憨萌且数量稀少,被学界称为“鸟中大熊猫”。其体长约18~20厘米,灰色头部与黑色眉纹构成独特“面谱”,暖棕色体羽与芦苇丛浑然一体。这种鸟类终年定居于芦苇丛中,以茎秆内昆虫和冬季浆果为食,几乎从不离开芦苇地觅食,生态链极为脆弱。

中牟雁鸣湖湿地曾是该物种的重要栖息地,近年来,随着中牟县不断加大生态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今年4月份,观鸟爱好者在此拍摄到3只震旦鸦雀活动的珍贵影像。林业部门工作人员分析,芦苇丛的逐步恢复为它们提供了生存基础,但种群规模仍显稀薄,保护形势严峻。

“震旦鸦雀是湿地健康的‘晴雨表’。”中牟县林业局野生动物保护负责人表示,震旦鸦雀生存完全依赖连片的芦苇荡,一旦芦苇被收割或湿地遭破坏,其种群会迅速崩溃。“留住震旦鸦雀,不仅是保护一个物种,更是守护整个黄河湿地生态网络的完整性。它们的回归是希望,但也警示我们:生态修复需要数年的耐心,而破坏可能只需一朝。” 雁鸣湖的案例印证了这一规律:近年来的生态逐步修复,为种群回归创造了可能。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观测到的震旦鸦雀为留鸟,表明其可能已在修复后的湿地重新定居。同时观鸟爱好者在雁鸣湖记录到小种群中华攀雀(过境期单次最多10只)与白冠攀雀(一只记录)迁徙过境,进一步凸显了物种的生态指示价值。

震旦鸦雀于2021年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非法捕猎、交易或者破坏栖息地可能面临行政处罚或刑事责任。中牟湿地作为黄河中下游重要生态节点,其修复工程已被纳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此次震旦鸦雀重现,为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注入强心剂。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