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郑州博物馆 “丝绸幻旅”开启
“三境同游”作品展 郑州开幕
新帅丹尼尔执掌教鞭
郑州光电射击比赛 “五一”比枪法
河南省梁以全少林 拳法研究院在京挂牌
“天中讲坛·中华文明探源”系列讲座举办
第三维度: AI赋能让新质生产力真实可见
鲜风超市: 烟火气卖场激发消费活力
开展村级财务第三方审计助推“三资”管理规范化
警企民携手织密“安全网”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三维度: AI赋能让新质生产力真实可见

本报记者 覃岩峰 通讯员 洪梦婷

当前,生成式人工智能迎来爆发式增长,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驱动。日前,记者随郑东新区宣传部组织开展的“新质新引擎·活力郑东行”调研活动走进中原科技城,通过实地观摩高新科技企业运营发展,感受企业向“新”求“质”,用AI重塑思维与生活方式,带来新质生产力的无限可能。

“TransBIM”亮相惊艳全国

2022年,首次将AI引入建筑设计领域,并推出了 “TransBIM”平台;通过“TransBIM”平台,全国首个机器人绘制的建筑施工图便获得主管部门颁发的审查合格证,一时成为行业焦点……走进郑东新区龙子湖中原数据产业大厦,第三维度(河南)软件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第三维度”)的亮眼成绩单让众人惊叹不已。

喊了数年的AI建筑设计,被一家郑州初创企业完成了施工图人工智能设计的应用落地,被业内认为人工智能第一次真正进入建筑施工图设计领域的标志性事件,烙下了“郑州印记”,第三维度因此成为AI建筑领域的头部企业。

在第三维度研发中心,一场“人与AI共舞”的场景令人惊叹:工程师输入“建筑高度72米、窗墙比40%、层高3米”等参数后,TransBIM系统瞬间生成中原科技城某建筑的完整三维模型,外立面幕墙细节自动完成设计。该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丁松阳现场演示时介绍,传统设计需耗时2个月的项目,TransBIM仅用3小时即可完成,还能同步输出施工级BIM模型。这一效率跃升的背后,是第三维度对AI技术与建筑全生命周期融合的深度探索。

在TransBIM云平台上,龙子湖智慧岛建筑群的数据实时跃动,揭示着AI如何重构城市空间。丁松阳表示:“我们正从‘替代人力’转向‘创造价值’——通过AI优化建筑成本、能耗与运维效率,让每一栋楼从诞生之初就具备‘智慧基因’。”这一愿景与郑东新区打造“中原硅谷”的战略不谋而合,TransBIM已成为区域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引擎。

不断突破发展日新月异

第三维度发展用“一日千里”来说不足为过:

2023年8月,第三维度推出第一代产品“TransBIM 1.0数智化云平台”,一举实现建筑施工图五大专业(建筑、结构、机电、暖通、给排水)的自动化设计与出图,填补国内市场空白,引发行业轰动。凭借这一突破,公司当年产值突破千万元,并获评“国家高新企业”“国家创新型中小企业”,手握20项发明专利及软著。

2024年,TransBIM 2.0构智化云平台即将面世,新增造价与装配式设计的自动化功能,进一步覆盖建造全链条。更值得关注的是,该平台已通过权威评定:2024年8月,行业协会认定其技术“国际先进,局部国际领先”。

2025年1月23日,公司产品完成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设行业科技成果评估,经过评估专家的审核和认定,最终TransBIM设计云平台被评估委员会认为,该成果在建筑施工图智能设计领域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推广应用价值极大。这些认证标志着中国AI建筑设计技术正式跻身全球第一梯队。

技术突破的背后是资本与产业生态的强力支撑。2023年12月,第三维度完成由上海隧道股份建元基金独家投资的A轮融资,资金用于研发升级、市场拓展及人才储备。

公司还与近百家设计企业建立合作,成立全国AI建筑设计院联盟,构建起覆盖咨询、设计、建造的数字化服务网络,在AI建筑领域打响了“郑州品牌”。

“风口”提速助力新质生产力

站在政策与技术的双重风口,第三维度正加速布局。

成立于2019年的第三维度,以“用AI改变设计,用设计改变生活”为使命,率先提出“质量、经济、运营”建设新三维理念,通过AI算法对建筑方案进行多维度评估与测算,为决策者提供高效、精准的优化选择。目前,其TransBIM平台已累计完成超1500万平方米的设计项目,服务全国300余家设计单位,成为国内首个实现建筑施工图设计全流程自动化的AI平台。

随着TransBIM平台被纳入住建部科技成果推广目录,其应用场景将从民用建筑向交通、市政等领域拓展。公司计划三年内实现“设计—建造—运维”全链条AI化,并探索出海路径,助力“中国智造”技术标准走向世界。

“虽然国内建筑行业市场呈现萎缩态势,但他们的业务拓展到了电力、燃气等新的领域,市场业务不降反增。”丁松阳说,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选择题,而是生存题,公司将继续以AI为笔,重新书写城市DNA,让每一寸土地都能诞生更高效、更低碳、更智慧的建筑。

去年以来,郑东新区紧紧围绕人工智能、算力、数据、生命科学、量子、软件等六大新兴产业抢滩布局,成绩斐然。今年,郑东新区提出,要壮大人工智能、算力、数据、生命科学等六大产业集群,打造全市未来产业核心承载区。

在这场由AI驱动的建筑变革中,第三维度正以技术为支点,撬动行业万亿级市场的未来,为郑东新区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做贡献。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