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02版:要闻综合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
||||
(上接一版)“依托郑州技术交易市场,郑州先后举办化工新材料、合成生物等领域成果发布和对接交流会。支持高校院所与企业深入开展嵌入式合作,加快促进全市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郑州市科技局相关处室负责人说道。 今年以来,一流大学(科研机构)与郑州产业创新的链接日益紧密。北京理工大学郑州研究院与黄河科技学院共建的智能车辆协同创新中心成立;吉林大学河南技术转移中心落户郑州经开区;郑州中科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和相关企业共建联合创新中心…… 北京大学郑州新材料高等研究院加快建设,哈工大郑州研究院二期今年6月底有望交付使用……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一流大学(科研机构)引发郑州创新“聚变”。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郑州市已引进8家一流大学、8家科研机构建设郑州研究院,已聚集科研人员1300余人,培养研究生2200余人。郑州中科集成电路与系统应用研究院的先进封装中试基地,已为汉威科技、科之诚等20余家客户提供技术服务,签订技术服务合同超7000万元,引进孵化企业16家、其中11家落地郑州,有力支撑本地产业链发展。 政策东风激活“一池春水” 科技创新政策多维度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推动产业升级。按照《郑州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三年倍增计划实施方案(2024—2026年)》,到2026年,力争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900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1000家。《郑州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奖补实施细则》明确规定,对首次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5万元~20万元奖补,对复审高新技术企业给予5万元奖补。 在创新平台建设方面,郑州市大力支持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的组建与发展,重点实验室牵头单位将一次性支持500万元。另外,为分散和化解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创业风险,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郑州市组织开展2025年度科技保险补贴资金申报,每个企业每年最高补贴额度20万元。 从平台到企业,从风险分担到资金扶持,郑州市这一系列科技利好政策,全方位推动科技创新发展,助力郑州在科技赛道上加速前行。 |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