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4下一版
习近平向韩国当选总统李在明致贺电
习近平会见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
携手推动绿色发展 共筑生态文明之基
大力发展低空经济 持续壮大发展动能
统一思想 明确方向 紧抓重点
加快建设“数字郑州”网络强市
“智”启未来 建造向“新”
我市迎持续高温天气 外出需注意防暑降温
绿色着笔 铺展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让全过程人民民主更可感可触
眼科泰斗张效房的80年医者答卷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河南考察重要讲话精神
奋力做践行“两高四着力”的标杆模范
“智”启未来 建造向“新”
——智能建造重塑城市建设新范式
通过三维激光扫描对房屋主体结构实测实量 本报记者 徐宗福 摄

本报记者 成燕 安欣欣

BIM(建筑信息模型)在电脑上构建出立体建筑的“数字孪生体”,每根管线走向都清晰可循;智能运维系统对建筑内的设备和系统进行实时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并进行维修;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精准安装……这些智慧技术的应用,让郑州不少建筑施工现场摇身一变,成为智能建造的创新试验场。当建筑行业加速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郑州正以创新为笔,勾勒出独具特色的智能建造发展路径。

智慧技术点亮施工现场

顶着炎炎烈日,记者近日走进位于荥阳市的郑州市中医院宜健院区改建项目现场。机器的轰鸣声、工作人员的指挥声交织在一起,呈现出一片繁忙却又井然有序的景象。一架倾斜摄影无人机升腾而起,在建筑顶部来回盘旋,负责巡检的工作人员一边盯着设备屏幕一边感慨:“过去人工巡检不仅效率低,还容易出现视觉盲区,现在有了无人机技术,效率和精准度都大大提高了。”

在该建筑内部,河南五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2名施工人员正熟练操作着点云三维激光扫描仪,对一间百余平方米的房间进行扫描。激光闪烁,短短30秒,手机上便清晰呈现出房间的尺寸数据、墙面平整度等信息。“有了这个‘测量神器’,施工前的测量准备工作变得又快又准。”一名施工人员说。 (下转二版)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