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量子科技的微光在中原大地点亮,当生物医药的脉动为产业注入新活力,当算力网络的矩阵在数字空间成型,郑州正以创新为笔,在智造蓝图上勾勒出震撼人心的发展轨迹:从安图生物实验室里跳动的检测数据,到中原量子谷工地上轰鸣的桩机,再到高新区算力调度平台闪烁的数字之光,以产业融合的协同姿态书写着“未来已来”的时代答卷。郑州,这座城市正用一个个鲜活的创新故事诠释着“智造领风骚”。 量子算力双驱动 智造标杆立潮头 郑东新区高铁东广场的轰鸣声,奏响了中原量子谷二期建设的序曲。量子科技正逐渐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驱动力,尤其是在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方面,其潜力不容小觑。2025年初奠基的这座“工业上楼”标杆园区,正将量子科技的想象变为现实。 中原量子谷二期集量子产业载体、配套服务用房及光储充一体化综合能源设施于一体,聚焦智慧制造和量子科技的结合,计划建设高层多层厂房及配套的办公和生活服务设施。这些设施特别针对量子产业的全产业链需求进行量身定制,涵盖研发、小试、中试、示范线以及最终的产线,以确保物理空间和产业配套服务的完备,极大提升产业发展的空间。 为了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中原量子谷的建设将为科研人员的创新创业以及量子科技企业在豫发展提供全链条服务,涵盖科技对接、科技金融和产业培育等多方面的支持。当前,量子谷一期项目中的河南省科学院已开始启用,并成功引入了诸多研究机构,如量子所、激光所、物理所、半导体所和陶瓷研究所等。随着二期项目的建成,河南科学院也将在发展规划中引入相关实验室和研究所,为量子技术的深耕细作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 这里已不仅是物理空间的载体,更是量子产业生态的培育皿。这一项目标志着郑州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的重大突破,旨在加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同时树立量子科技引领的国际创新高地,为河南省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郑东新区龙湖畔的鼎桥,以其独特的造型被人熟知,如今紧临鼎桥西侧的超聚变研发中心及总部基地于2025年3月1日正式投用,成为龙湖沿线的新风景。 该项目位于郑东新区龙湖内环北路以南,龙源十三街以东,总投资50亿元,占地面积182亩,总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可满足4000名员工入住办公。项目主要包含研发中心、全球行政管理总部、全球先进计算展厅等,功能定位于全球总部,具备研发、销售、总部办公的综合服务性园区。简单来说,这里就是超聚变“科研+办公”的大本营,承担着公司全球日常运营及产品研发的重任。 在发展新质生产力进程中,数据成为关键的生产要素,而算力则是处理这些海量数据的主要推手。定位于全球领先的算力基础设施及算力服务提供者的超聚变数字技术有限公司无疑是全国算力行业的领头羊。 细数超聚变发展,公司于2021年11月15日落地郑东新区,同年12月18日在郑州航空港区投产。依托20年的技术积累,突破创新,打造最强硬件工程能力、研发自研能力、质量流程把控能力,现有专利超过2000件,与5000多家伙伴共同服务于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客户,包括211家世界500强企业,覆盖了运营商、金融、互联网、交通、能源等行业。 显而易见,超聚变研发中心及总部基地的正式投用不仅为超聚变打通国内外市场、链接全球产业链资源筑牢了发展根基,也为郑州筑牢国家“东数西算”战略支点提供了技术引擎和产业标杆,推动实现城市能级跃升和企业创新发展的双向赋能。 生物医药筑高地 “大健康”提质增效 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产业布局的重点方向,也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领域。 在河南,生物医药产业被列为重点培育和壮大的28条重点产业链之一,形成了包含生物药、化学药、体外诊断和中药为主体的多链条协同发展产业体系。 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中,郑州经开区扮演着重要角色:坚持以先进制造业为主攻方向,加快发展以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高端装备、生物医药大健康、数字经济等为引领的先进制造业产业体系,打造国际化先进制造业示范区。 6月21日,安图生物携手IFCC成功举办2025全球检验医学发展研讨会,吸引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300位专家学者齐聚中原大地。一场跨国界、跨学科,聚焦全球检验医学技术发展与国际合作的研讨会,为全球检验医学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了交流平台,促进知识共享与思想碰撞,推动检验技术研究迈向更深层次。 作为国内首家上市的体外诊断研发和制造型企业,从自主创业进军尚处于起步阶段的体外诊断领域,到如今成为国内体外诊断龙头企业,安图生物通过坚韧的创新与积累,不断取得新进步、新飞跃,为郑州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 安图生物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牵头组建新发突发重大传染病检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获批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免疫检测自动化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河南省免疫诊断试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质谱技术创新中心、河南省体外诊断产品中试基地等创新平台;承担了数十项国家省市重大科技项目,已全面参与 101项行业标准制定。企业被评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河南省创新龙头企业”“河南省优秀民营企业”“河南省制造业头雁企业”“河南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获“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中国医药企业研发指数榜亚军”等多项殊荣。 截至5月末,郑州安图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已拥有1900余人的研发团队,手握886项NMPA产品注册证及648项欧盟CE认证产品。 以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契机,作为扎根郑州经开区20年的“老伙计”,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郑州安图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广州金域医学检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手打造安图·金域生命健康创新生态园,旨在积极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方面发展,提升郑州市乃至河南省内体外诊断行业创业环境,助力中小企业快速成长。 该创新生态园坐落于安图生物体外诊断产业园,是河南省重点建设项目和郑州经开区“双十工程”,被批准为全省重大项目建设白名单项目。项目共分三期建设,总用地面积251亩,总建筑面积约72万平方米。 新发突发重大传染病检测国家工程中心、河南省质谱技术创新中心、河南省体外诊断产品中试基地等创新平台聚集于此……可提供超10万平方米的生产经营场地,致力打造国内产业链最全、产业配套最优的生命健康领域科创企业孵化基地,引进、孵化、培育体外诊断、科学仪器、医疗器械等相关初创企业,促进我国生命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全面建成后,具备约150亿元的产能规模,将成为国内最大的体外诊断产业基地之一。 数算大模型赋能 智慧城市启新程 在郑州高新区的数字天空中,算力的星辰正在汇聚成璀璨星河。数据中心的机房里,3000P的智算能力如同数字心脏,为整个城市的智能化运转提供澎湃动力。当5G网络以中部第一的密度覆盖每寸土地,当200家企业数据基地与联通、移动、电信数据中心联动形成算力矩阵,这里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算力之城”核心区。 2025年3月上线的郑州市算力调度服务平台,如同一个智能“数字管家”,将全省乃至全国的多元异构算力资源并网调度,DeepSeek、通义千问等大模型在此安家,为企业、高校提供普惠算力服务。 “以前做AI训练,租算力像‘买散装米’,成本高还不稳定,现在通过平台‘团购’,算力成本降了40%。”一位科技企业负责人的感慨,道出了算力平台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革。“通算+超算+智算”的一体化网络,让科研人员足不出户就能调用全球算力资源,为大模型训练、基因测序等复杂计算提供无限可能。 在郑州高新区的政务服务大厅,数智公务员正以亲切的形象为群众答疑。今年2月,DeepSeek大模型的满血本地化部署,让政务服务迎来智能革命。城市治理的智慧之光同样闪耀:整合辖区视频监控与物联网数据的智能平台,如同城市的“神经网络”,未来,在“数算+大模型”的双引擎下,智慧城市的列车正驶向未来。 6月24日,郑州市政府印发《郑州市场景驱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方案》中提出要支持高新区建设大模型赋能创新中心。 无独有偶,就在前不久,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发《关于印发2025年河南省开发区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名单的通知》,郑州高新区成功入选首批省级开发区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成为全省数字化转型战略布局的核心载体。立足“产业数字化、企业数字化、数据创新应用”三大方向,打造具备动态推演能力的“区域型产业智能体”,实现产业链“短板识别—目标匹配—智能推送”产业数字化闭环;服务企业数字化转型,整合产业大脑、智慧园区平台、中原中小企业成长指数服务平台等六大系统,打造一站式企业服务平台;探索数据创新应用价值,着力构建“权威信源治理—产业底座强化—数据应用创新”体系,实现从“数据归集治理”向“产业价值创造”的质变,郑州高新区正以“数据驱动、场景牵引、生态协同”的数字化转型的新范式,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数智动能。 创新磁场聚势能 智造未来正当时 从经开区的生物实验室到郑东新区的量子厂房,从高新区的算力中心到城市各个角落的智能应用,区域的创新实践正在形成奇妙的化学反应。当经开区的“双十工程”、郑东新区的量子谷、高新区的算力平台形成产业地标,郑州的智造版图已不再是单点突破,而是全域开花的立体格局,可以想见,郑东新区的量子算力集群恰似未来科技的“引擎”,高新区的数字经济矩阵则像智能时代的“大脑”,经开区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如同生命科学的“灯塔”,跨区域、跨领域的创新协同,以科技创新和产业融合为双轮,正牵引驱动着城市能级的跃升。 “未来已来,不是未来的幻影,而是今天的实践。”当安图生物的检测试剂走向全球,当超聚变的算力服务世界,当高新区的数智政务普惠民生,郑州正用实实在在的创新成果证明:智造领风骚,从来不是遥不可及的想象,而是脚踏实地的征程。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创新故事仍在续写,它们将共同勾勒出中国智造的“郑州样本”,为中部崛起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基因”。 本报记者 李颖 覃岩峰 王译博 董茜 文 马健 图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