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06版:城澜 郑州日报社成立暨《郑州日报》1/2025-07/01/T06/20250701T06_brief.jpg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一网情深 大城善治有良方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一网情深 大城善治有良方
一网统管,一站式解决问题 本报记者 徐宗福 摄
郑州市新型智慧城市运行中心 本报记者 马健 摄
经八路文联社区经过社区物业托管后变得整洁漂亮 本报记者 徐宗福 摄
马玉璞警务室内,马玉璞向市民发放防电诈宣传页 本报记者 徐宗福 摄
二七塔商圈专属网格协同治理中心工作人员使用无人机进行巡查 本报记者 马健 摄

巡查发现麦田病害蔓延,荥阳市许村村网格长付爱云通过网格平台联动农业专家,48小时内无人机精准施药千亩农田,将“田间痛点”转化为“丰收画卷”;

接报居民轻生险情,高新区大谢村网格长张彦华携心理疏导强将火速赶赴现场,以共情疏导化解心结,变“生死边缘”为“希望重生”;

停车难题困扰,金水区下沉干部张泽龙协同停管中心盘活老旧小区边角地,新建122个智能车位,“纠纷频发”焕新“秩序井然”……

这组跃动在中原大地的治理切片,正是郑州以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为重点,依托“党建+网格+大数据”模式,进一步推进“五基四化”,重塑特大城市善治逻辑的生动图景——

2022年以来,郑州顺应新时代特大城市经济社会数字化、智能化、协同化发展规律,将党的组织优势与数字技术优势深度融合,构筑起一核统多元、一格管全面、一屏观全域、一网揽全局、一线通上下、一键全处理、一融助创新、一法促善治、一制保安全“九个一”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新体系,探索走出了一条网格化、智能化、法治化、现代化超大特大城市智慧高效治理新路子。

党建引领聚合力

在城市治理的宏大命题中,如何实现精细化管理、提升居民的幸福感与获得感,是众多城市面临的挑战。

面对海量的城市治理数据和多元的社会需求,怎样才能实现高效、精准的治理?

答案藏在经八路街道办事处主任冯燕意外收获的“三个转变”里——

地处老城区的经八路街道办事处共有213个楼院,其中无主管楼院54个,多为企业破产倒闭和单位弃管院。对于无主管楼院的居民来说,对幸福生活的渴求尤为迫切。

2023年4月,为破解无主管楼院治理难题,郑州市以金水区经八路街道为试点成立社会组织——经八路街道社会事务服务中心,通过“一院一案 连片运营”推动物业进驻,年底微盈利并反哺社区设备智能化改造。同时该街道还辅以社会化物业公司进驻和居民自治小组服务,让7264户居民沐浴温暖生活。

“两年多的运行,居民意识转变了、群众行动转变了、无主管楼院治理的现状转变了!”在“党组织引领、社会协同、群众自治”三方联动共治机制之下,经八路街道办事处“党委发动、网格行动、物业联动、党员带动、群众互动”的无主管楼院治理模式让冯燕意外收获了“三个转变”。

这是郑州强化党组织在城市治理中的核心统领作用,构建“党组织+群团组织+社会组织+群众自组织+新经济组织+重点就业群体”治理新格局,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胜势的剪影之一。

郑州创新党管决策、党管治理、党管数据、党管平台体制机制,构筑“市委统筹、区县(市)主导、乡镇(街道)主战、社区(村)落实”四级书记抓治理责任体系,在全国率先成立市县两级党委智慧城市运行办公室,统筹推动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智慧城市建设、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工作,为城市治理注入强大动力。

在社区(村)建强党组织、小区(楼院)建立党支部、楼栋建立党小组、微网格配备党建指导员,织密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网格组织体系,建强基层党组织。

推进工会、团委、妇联等群团组织融入网格,加大社会组织孵化力度。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三新”领域党建工作,加强“暖心驿站”和流动党员报到点建设,确保党的旗帜在经济社会发展最活跃的战线上高高飘扬。

为提高治理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郑州以刀刃向内的改革魄力,将网格作为实施治理、服务群众的基础单元,整合所有网格,下沉治理力量,形成全域覆盖、无缝衔接的网格体系,民情呼声一“格”全管。

按照“规模均衡适度、任务能力匹配”原则,将全市划分7764个社区网格、47010个社区微网格、11356个农村网格,在交通枢纽、学校医院、商圈市场等人员密集、人口流动频繁的重点区域,创新设立4707个专属网格,探索建立党建引领、多元主体参与、多模式转换、数据全方位赋能的专属网格治理机制,重点解决复杂区域治理难题。

为提升治理效能,郑州按照“每万人18名”标准,充实配齐社区工作者,推动全市2.8万名机关干部下沉网格,选派市直、区直部门2436名35岁以下优秀年轻干部进网格历练,吸纳新就业群体和广大老党员、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劳模“五老”人员共同参与治理。

数智赋能助创新

在城市治理的宏大画卷中,数字技术正成为一只灵动的画笔,勾勒出智慧、高效、精准的郑州社会治理新图景。

5月中旬,郑东新区如意湖办事处城运中心通过AI视联网发现CBD商务外环机动车违停影响周边通行,经网格化平台秒级派单至下沉交警。交警5分钟到场,教育处罚车主并挪车,同步规范周边非机动车停放秩序,11分钟实现道路畅通。

这是数智赋能郑州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的实践之一。

当前,郑州已初步建成的市、区县(市)、乡镇(街道)三级新型智慧城市运行中心,构建起“1+16+215”的市域一体、直达网格”的扁平化指挥调度架构。创新“大平台(市级城运中心)指挥监督、中平台(区县和乡镇城运中心)调度处置、小平台(网格和微网格)落地服务”的上下一体协同治理机制。

依托数字技术,郑州市新型智慧城市运行中心整合打通政务网、视联网、物联网等多源数据,建立全市城市运行和治理智能中枢,自动生成事件工单并精准派发至对应网格,实现群众诉求“一键直达、一网通办”。

通过推进“党建网+政务网、视联网、物联网+城市运行、应急处突、经济运行等专网”融合,打造了全市域7755.1平方公里全覆盖、全贯通、全应用的“1+3+N”城市运行智能感知体系,让城市“看得见、能感知”。

上线城市治理智能助手“AI小郑”,积极推进人工智能在城市运行和治理领域场景应用。“AI小郑”通过智能识图及智能分类、智能立案及智能派单、智能核查及智能生成,有效提高事件运转效率。

数智赋能为社会治理带来了高效与精准,而场景融合则进一步拓展了治理的深度与广度。

在产业园区,郑州构建起“一产业一条链”矩阵,形成了“数字底座 + 智能中枢 + 功能模块 + 应用场景”的服务体系,为不同领域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如在工业领域,经开区恒达智控依托这一体系,实现了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管理。批发业领域的惠济区元溯农产品批发市场也受益于场景融合,引入智能物流管理系统,实现了农产品的快速分拣、配送等;防汛应急领域的金水区沿黄专属网格通过建立智能监测系统,实时掌握水位、降雨量等数据,一旦出现异常情况,系统会及时发出预警,并通过音柱广播等方式通知周边居民。同时,网格内还配备了应急救援设备和物资,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响应,保障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协同共治绘和景

“锦上添花”“异开新萃园”“四季蔬苑”……漫步在二七区大学路街道康桥华城国际中心五楼天台,跟着曲折小径步步深入,逐渐豁然开朗,让人眼前一亮。

这里原本违建扎堆、无人问津,如今,经“康悦汇”专属网格统筹规划后变身为“红色苗圃”责任田,“上下楼”的企业从不理解到积极认领,社区的凝聚力更强了。

“在播种、浇灌的过程中,不同企业通过盘活、共享资源,交流协作,从‘上下楼’变成了‘上下游’。”大学路街道康桥华城社区党总支书记白玉芳表示,工作效率提升了,企业居民的“朋友圈”扩大了,“垂直社区”不断迸发出新的活力。

这样的暖心变化还有很多,在郑州推进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的进程中,越来越多的“你和我”成了“我们”,越来越多的“要我做”变成了“一起做”,力量“统”在网格里,“凝”成共生共荣治理共同体,形成党建引领、协同联动、多元共治社会治理新格局。

在2024年“世界智慧城市大奖·中国”评选中,郑州荣获城市类别奖项——治理大奖,为世界智慧城市建设、特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郑州方案”。

城市治理效能提升永远在路上,在这幅久久为功的治理长卷上,郑州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聚焦“两高四着力”,不断推进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拓展延伸、迭代进化,打造高效能治理的“平安郑州”、高品质生活的“幸福郑州”、高质量发展的“创新郑州”,虚实交融、以虚“控”实的“智慧郑州”,以政府诚信引领企业诚信、社会诚信的“诚信郑州”,良法善治、法润民心的“法治郑州”,加快推进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不断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郑州智慧、郑州力量。

本报记者 杨丽萍 王翠 刘伟平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