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07版:县区新闻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
||||
在荥阳市广武镇寨峪村,46岁的农村妇女许艳艳用柔弱双肩扛起家庭重担的故事,让乡邻们动容。这位平凡女性在命运的风雨中毅然挺立,以坚韧不拔的意志诠释着责任与担当,成为亲人心中最坚实的依靠。 命运多舛: 接连变故下的坚强挺立 2023年,许艳艳的丈夫因癌症离世,相濡以沫的伴侣骤然离去,让她陷入巨大悲痛。尚未走出阴霾,2024年父亲的离世再次给她沉重打击。接连的家庭变故如狂风骤雨,但她始终坚强面对。“家人还需要我,我不能垮。”许艳艳擦干眼泪,毅然扛起了照顾全家的责任。 家中70岁的母亲因二级残疾偏瘫在床,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每天凌晨5点,许艳艳就起床为母亲准备可口的早餐。饭后,她耐心地帮母亲洗漱、擦拭身体,精心打理日常起居。为了改善母亲的身体状况,她省吃俭用购买营养品,还主动学习按摩手法,每天坚持为母亲按摩半小时,缓解肌肉酸痛。 许艳艳的公公婆婆年逾七旬,身体多病。她每天照料完母亲,就匆匆赶到公婆家,为二老准备可口的饭菜,陪他们聊天解闷。此外,她的大伯是个盲聋人,无儿无女,住在荥阳养老院。她主动承担起监护人的责任,定期前往养老院看望大伯。送去衣物、水果等生活用品;与护工仔细交代照料细节,让大伯在晚年也能感受到亲情的温暖。 守望相助: 为特殊家庭点亮希望 三叔三婶都是聋哑人,属于语言一级残疾,他们10岁的儿子在学习和生活中常遇到困难。许艳艳主动承担起照顾这个特殊家庭的责任:孩子的作业本用完了,她立刻买新的送去;学校开家长会,她代替三叔参加;家里的生活琐事,她也事事操心。她用实际行动为这个家庭带来了温暖与希望。 舐犊情深: 为孩子撑起晴空 除了照顾众多亲人,许艳艳还要抚养两个正在上学的儿子。为了给孩子们创造更好的条件,她白天在村里的工厂辛苦工作,挥洒着汗水;晚上回家后,还要洗衣做饭、辅导功课。尽管每天累得腰酸背痛,但她从不在孩子面前抱怨,总是笑着鼓励他们:“好好学习,以后就能过上好日子。” 在她的影响下,两个孩子懂事又努力。 携手聚力: 多方联动传递温情力量 得知许艳艳的困境后,广武镇政府民政部门、妇联组织及其村“两委”迅速行动。民政部门第一时间为她及家人办理农村低保、残疾人补贴,保障基本生活,还将许艳艳大伯妥善安置到荥阳市社会福利中心集中供养;镇妇联积极组织教育帮扶、爱心结对帮扶,为孩子送去生活和学习用品;村“两委”也时刻关注其生活状况,从生活帮扶到精神支持,给予全方位关怀,各方携手织牢兜底保障网,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力量,与她并肩直面生活挑战。“这些帮助让我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也给了我继续前行的力量。”许艳艳感激地说。 许艳艳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用日复一日的坚守书写着人间大爱。她用柔弱的双肩扛起一个家庭的重量,用温暖的双手为亲人筑起避风的港湾。在生活的风雨中,她如同一株坚韧的野草,扎根泥土,向光而生,用平凡的坚守诠释着中华民族孝老爱亲、自强不息的传统美德。 本报记者 史治国 通讯员 马珂 文/图 |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