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4下一版
习近平《弘扬“中国-中亚精神” 推动地区合作高质量发展
——在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上的主旨发言》单行本出版
从厦门之兴看中国之治
郑州18项举措激活科技
金融创新发展“一池春水”
强化主体责任 深化专项整治 构建长效机制
为加快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作风保障
传达学习贯彻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精神
营造环境支撑高效能治理
文旅融合共赴“诗与远方”
河南首只低空产业基金完成备案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郑州加力建设文旅强市
文旅融合共赴“诗与远方”
大河村遗址博物馆新馆开馆成“爆款”

本报记者 李居正 文/图

在郑州,文旅融合藏着多少种惊喜?功夫文化与千年古刹相结合,少林寺名扬四海;黄帝文化与根亲文化相连接,“黄帝故里”成为城市名片;建筑文化与“天地之中”相碰撞,8处11项历史建筑星罗棋布于大好山河。

刚刚落幕的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对推动文化繁荣兴盛,奋力建设文旅强市提出了新的要求。全会指出,要加快建设全景式文明展示体系,讲好郑州文化故事,培育独具特色的文旅文创旗舰劲旅,促进文商旅深度融合,加快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基地全国重地,建设文旅强市和世界文化旅游胜地。

近年来,郑州市深入贯彻落实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在叫响“天地之中、黄帝故里、功夫郑州”城市品牌的同时,全力打造知名旅游目的地城市,推动文旅产业发展向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幸福产业不断迈进。

华夏文明在此可知可感

作为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郑州这片土地上有着灿烂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新郑裴李岗遗址、巩义双槐树遗址、大河村文化遗址以及商代都城遗址都是见证早期华夏文明诞生与发展的重要历史遗产,加快建设全景式文明展示体系,离不开对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当文博“热”起来,当文物“活”起来,一座城市的文明展示窗口才徐徐打开。

“原来我们脚下的土地,竟藏着如此厚重的历史。”今年“五一”假期,郑州商都书院街考古工地成为“沉浸式历史课堂”,市民杨女士手持“宝藏任务书”,漫步在3600年的“时光长廊”,听着专业考古工作者的讲解,看着文物修复的流程,感叹着“文化假日”的悠闲时光。

不只是“黄帝故里”,郑州也是“唐青花”的故乡。5月23日,国内首个唐代青花瓷专题展“丝路华章——大唐青花瓷瑰宝展”在郑州开展,这场几乎囊括了国内所有存世唐代青花瓷的主题展览,吸引瓷器爱好者与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话巩县窑悠久历史,并认定郑州是唐代青花瓷的故乡。 (下转二版)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