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02版:要闻综合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本报讯(记者 李爱琴)记者近日从省市场监管局获悉,为深入推进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工作,省市场监管局联合省生态环境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印发《河南省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工作方案(2025—2027年)》。 《方案》提出,2025年完成10个以上防爆电气、电机产品的碳足迹核算工作,2026年全省18个以上防爆电气、电机产品获得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到2027年全省30个以上防爆电气、电机产品获得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形成3个以上典型案例,降低防爆电气、电机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试点工作围绕七项重点任务展开: 筑牢数据根基,确保真实可靠。强化碳排放数据质量,统一收集标准与排放边界,利用碳排放在线监测系统等加强数据核查比对,确保碳足迹数据真实可靠。 强化技术支撑,完善标准体系。加强碳计量技术研究,鼓励产学研力量参与电子电器等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国家标准制定,提升标准供给能力。 压实认证责任,保障结果公信。要求认证机构严格执行国家《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通用实施规则(试行)》等文件要求,建立质量责任追溯机制,强化现场检查与证后监督,确保认证结果真实有效。 引导管理升级,落实企业主责。试点企业需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加大碳足迹相关设施投入,实施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量化管理,按照自愿原则,选择认证机构,如实提供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所需文件资料和数据信息。 推动采信应用,引领绿色转型。推动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结果在绿色工厂评价、政府采购中的采信应用,鼓励获证企业使用产品碳足迹标识,引导节能降碳。 拓展试点范围,覆盖重点产业。鼓励各地加强宣传,结合优势产业,参照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公布的试点产品目录(电子电器、木制品、钢铁、纺织品、电解铝、锂电池、光伏产品、轮胎、磷铵、水泥等),引导企业加强碳足迹核算并积极申请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 促进互信合作,接轨国际规则。强化省际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合作,推动碳足迹数据共享互认,支持行业组织和认证机构参与国际碳足迹等涉碳类相关标准制修订,促进国内国际标准认证衔接,提升产品碳标识认证国际化水平,增强出口产品竞争力。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