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01版:封面 | 4下一版 | ![]() |
|
||||||||||||||||||||
|
||||
郑 实 这几天,热浪席卷多地,暑气盘桓不去,郑州也开启了“火炎焱”模式。 连日来,#郑州地铁的松弛感#、#40摄氏度高温才懂郑州地铁的含金量#等话题登上了热搜榜单。热浪中,市民在多处地铁站免费纳凉点弹琴、下棋、聊天……这些颇具松弛感的画面,让人感受到夏日清凉,也让人看到了城市的包容和温情。 早在6月中旬,为迎接高温“烤”验,郑州就免费开放了58处人防工程纳凉点,市民朋友只需打开“郑好办”APP,搜索“人防地图”,便能轻松找到身边最近的避暑纳凉场所,可谓便捷又贴心。 纳凉点免费开放,同时配备桌椅、娱乐设备、阅读书架、医疗药箱等便民设施,让大家进来降降温、歇歇脚、充充电、聊聊天,满满的松弛感背后,藏着的是深深的人情味。 从乘凉防暑的“基本刚需”到便民服务的“常态举措”,细节之处,是城市为高温天气开出的一剂“凉方”,既实现了公共资源精准调配和高效利用,也彰显出对市民群众纳凉需求的关注与回应。 正如有网友所称:“这才是人民的地铁、人民的城市……” 属于郑州的温情与贴心,总是藏在一些细节里。(下转二版)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