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4下一版
习近平同毛里塔尼亚总统加兹瓦尼
就中毛建交60周年互致贺电
打赢经济发展夏秋季战役
助力全省经济“全年红”
河南明确21项重点任务
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
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研究防灾减灾、水污染防治等工作
瓜果有颗“中国芯”
携手青岛·见“郑”美好:共同书写新时代文旅发展新篇章
金水商圈成“流量高地”
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革命文物展河南主展场开展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瓜果有颗“中国芯”
创新策源·创新驱动·创新转化——走进城市智库 系列报道
国家葡萄桃资源圃内的葡萄长势喜人 本报记者 李新华 摄

本报记者 王战龙 通讯员 齐文莉

全国每三颗桃子,就有一颗是郑州果树研究所研发的品种。

在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保存有1600多份不同年份、不同地点采集的桃种质资源,科学家根据这些种质资源,不仅可以还原“儿时的桃子味”,也可以培育出口感更加丰富、营养更加全面的新品桃。

郑州果树研究所是以果树和瓜类为研究对象的国家级科研机构,拥有国家园艺种质资源库和果蔬园艺作物种质创新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两个国家级科技平台,以及农业农村部果树育种技术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园艺作物(果树)基因资源评价利用重点实验室和河南省果树瓜类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是我国重要的果业科技创新中心。

依托国家和省部级科创平台,60多年来,郑果所科研人员持续创新突破,累计获得科技成果300余项,培育果树、瓜类新品种400余个,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芯”瓜果新品,为果业强、果乡美、果农富提供“芯动力”,不断丰富着老百姓的“果篮子”。

保存生命火种的“诺亚方舟”

当你的目光投向广袤的世界:麦田、森林、草原……都是由一颗种子孕育而成,但种子并不等同于种质资源,如果说种子是植物的“芯片”,那么种质资源就是芯片中的芯片。

普通人进入郑果所的第一课,就是分清种子和种质资源的区别。

科学的解释是,种质资源就是携有遗传信息的生物载体;种子是植物的有性繁殖器官,是种质资源的一种载体形式。

种质资源库被誉为保存生命火种的“诺亚方舟”。

国家园艺种质资源库,是以郑果所为依托,全国20家共建单位,8个合作单位,共29个单位共同建设的国家级种质资源库,现保存园艺种质资源7.5万份,是世界第二大园艺种质资源库。

种质资源的保存有着严苛的流程和标准,每一个环节都关乎物种保护的成败。在西瓜甜瓜种质资源中期库,我们得以一窥种质资源的保存流程。

从国内各地采集和国外引进的种质到达西瓜甜瓜中期库后,首先进行登记——给种子办理“身份证”;接下来安排种子质量检测和繁种,按照标准的种质繁殖更新规程进行繁种;获得种子的质量和数量达到入库标准后,编目入长期库和中期库保存。至此,这份种质才算纳入国家种质资源中长期保护体系。

“将这些物种妥善保存,即便野外物种几近灭绝,我们仍然可以凭借保存的种质资源进行繁殖,使其重回自然,延续物种的生命链条。”郑果所副所长田鹏说。 (下转二版)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