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为学生撑起暑期“安全伞”
新密“特办通道” 提升营商环境
“爱心托管”点亮乡村教育
居民来“点单” 社区送“夜餐”
社区物业联动 共赴清凉之约
玉米田里专家“传经”
外卖骑手学急救
恒达智控获评河南省“智能工厂”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爱心托管”点亮乡村教育

本报讯(记者 李晓光 通讯员 徐世浩 文/图)夏日炎炎,当别人还在空调房里时,有这样一群大学生,他们主动投身助学、宣讲等志愿服务中,用专业知识服务家乡,以青春热情传递文明。

在登封市白坪镇刘楼村的暑期爱心托管班里,欢声笑语不断,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收获知识与快乐。这个由返乡大学生组成的志愿者队伍,依托村党支部资源,开设了“课业辅导+红色教育+艺术启蒙”三位一体的多元化课程(如图),为村里儿童带来了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假期。

托管班在注重课业辅导的同时,更强调综合素质的提升。通过手工制作、书法练习、红色故事会、角色扮演等多样活动,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与创造力。孩子们在红色教育课堂中沉浸式体验党的光辉历程,在艺术启蒙中用双手描绘家乡风景,提升审美与表达能力。原本内向的孩子在音乐课上勇敢登台,展现出自信风采,赢得了家长的广泛认可。

“我是村里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现在该是回馈家乡的时候了。”志愿者刘易轩说道,课程设计注重趣味性与知识性的结合,力求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乐。志愿者胡永杰也感慨道:“看到孩子们从最初的害羞胆怯,到现在敢于表达、勇于尝试,所有的付出都值得。”家长田利丹开心地说:“孩子如今回家和我们谈论最多的是托管班里面的有趣事情,不再沉迷手机,变化令人惊喜。”

据了解,这是村里连续第二年举办暑期托管班,整体仍处于探索阶段。未来将不断总结经验、优化课程设置,力求形成可复制、可持续的乡村教育服务模式。同时将加强村委与返乡青年的联动,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开展,为更多乡村儿童搭建成长平台。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