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07版:综合新闻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
||||
本报记者 裴其娟 通讯员 陈予江 文 马健 图 化工路与西三环交叉口西北角雕塑公园的贾鲁河水域,平常最深处超过5米,汛期或开坝放水时更深。7月31日上午,记者与公园管理人员进行了实地探访。 碧波下暗藏看不见的危险 上午9时,记者与河南省工人文化宫安全应急科科长宋志钢等人,一起来到了水边。随后,两名水面管理员,驾驶冲锋舟、手持5米多长的竹竿,实地对水深情况进行探访。 贾鲁河雕塑公园段水域面积约90亩,除了几处亲水平台有2~3米宽、1.5米深的浅水区,大部分河段水深在2米至5米之间,U形河道和斜坡式河沿有较大滑落入水风险,遇阴雨天气或汛期湿滑时更甚。 9时20分,冲锋舟驶至贾鲁河雕塑公园段南水坝附近,水面管理员用自带的竹竿测量,河中央距水坝10米处水深4米,而距水坝2米处水深超5米,离两岸较近的河水深度也在2.5米左右。 9时40分,冲锋舟来到贾鲁河雕塑公园段北头水坝附近,水面管理员用自带的竹竿测量,河中央水坝附近水深4米,离两岸最近的亲水平台河水深度也在1.5米左右。而最东北角的水下,因之前有个蓄水坑,水深同样超5米。 宋志钢说,目前汛期放水后人为降低了水位,如上游水坝放水,此段水位更高,将形成水深骤然变化的更多危险区域。 他介绍,经过2021年暴雨灾害后的治理,贾鲁河雕塑公园段新的水下生态尚未形成,加上日常的不间断打捞,此段水体中的水草不多,但水面掩盖下的水底,曾经填埋的建筑垃圾是隐形“杀手”,残砖断瓦、玻璃树枝等,一旦接触对人体的伤害不亚于溺水。 珍惜生命远离危险水域 “去年高考过后,一个女孩想不开,从南头的桥上跳水轻生。下面的水深达5米,多亏公园的监控系统及时发现,救援人员3分钟赶到现场,利用救生圈、救生绳将其救了上来。”宋志钢说,“若不是反应快,一个花季少女鲜活的生命很可能就没了。” 前几年的那场暴雨灾害,让公园管理人员对河水的凶险记忆深刻。当时,工作人员在处理灾情时,其中一名工作人员突然被水冲走,万幸的是在落水的瞬间抓住了同事及时抛来的救生圈,加上这名工作人员曾当过海军,水性较好,在被冲出约10公里之后,抓住岸边的树枝上岸,才幸免于难。这件事也让公园管理人员深刻认识到了水的危险,坚定了禁止游客下水的管理理念。 织密水域“安全网” 宋志钢说,面对水面美景下的潜在危险,为了保障游客生命安全,避免悲剧的发生, 一套包括预防、监控、应急响应和事后处理完善的管理措施在雕塑公园严格执行。 在水域周围,高度不等的绿色安全护栏围栏将游客与水面进行物理隔离,禁止游客进入,并防止游人攀爬和钻越;在允许游客亲水、戏水的安全区域,有浮标、绳索等界定边界。大多数岸边缓冲区平整、防滑,湿滑区域设置有防滑垫或警示标识。 “水深危险,禁止游泳”“禁止垂钓”“小心落水”“注意湿滑”……水深标识、禁止标识、安全警示标识及救生圈、救生衣、救生竿等救援设施在水域周围随处可见。由35名应急队员和100名预备队员组成的应急队伍,配备了救生衣、救生绳、对讲机以及冲锋舟、巡逻车,重点围绕深水区、偏僻角落、儿童聚集区开展巡逻,随时待命。 环湖还设置有救生圈等救生设施23处,监控摄像机25台,监控室有专人值守,发现异常情况(如人员落水、危险行为)立即通知巡逻人员或启动应急响应。 “公园水景虽美,但需时刻警惕溺水风险。”宋志钢表示,雕塑公园全园禁止游泳,请游客在游园时自觉遵守,切勿冒险入水,确保自身安全。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