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子茼
近日,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非虚构散文集《执念》正式首发。学者张晓琴历时两年,深入甘肃大地,足迹遍布河西走廊、莲花山等地,广泛寻访百余位非遗代表性传承者,精心记录唢呐、宝卷、皮影、剪纸、唐卡、贤孝、太平鼓等众多珍贵非遗代表性项目的传承现状,生动讲述普通人用一生做好一件事的赤诚真心。《执念》的创作契机源于一次庆阳之行。在那里,张晓琴结识了唢呐传承人马自刚。交谈中,马自刚“不一样”的表述,深深触动了张晓琴,也成为她开启寻访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之旅的起点。就这样,十二位传承人的故事汇聚成《执念》一书。
在《执念》首发式上,刘震云高度评价此书,称其不仅刻画了十二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更深入挖掘他们坚持背后的原因,兼具文学与史料价值。他认为张晓琴书写的不仅是十二项非遗,更是传承人的人生经历与生活内核。水均益则指出,非遗对这些传承人而言,早已融入生命,成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执念》让濒临消失的文化重入大众视野,让人们领略到执念的力量。
谈及创作过程,张晓琴感慨万分。她从一百多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中挑选出十二位不同传承领域、不同年龄段的代表,年龄跨度从“50后”到“90后”,开启漫长的访谈之路。在这个追求短平快的时代,对于那些长期专注甚至孤独钻研一门技艺的人群,执念是对“细”的呈现,本质是“不妥协的专注”,这些传承人坚守手艺,无论困难重重,始终保持这份执着,让生活充满生生不息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