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01版:封面 | 4下一版 | ![]() |
|
||||||||||||||||||
|
||||
本报记者 孙婷婷 外贸连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如同一条奔流的纽带,为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进出口累计完成2746.8亿元,同比增长38.7%;总量占全省的66.6%——这是上半年郑州的外贸成绩单。 数据逆势上扬的背后,是郑州锚定“买全球、卖全球”目标,不断推动外贸规模提升和结构优化。从坚决稳住外贸基本盘到主动培育新的增长点;从强化要素保障到深化制度创新……一系列精准有力的行动,将郑州外贸的发展走势映照得“亮堂堂”。 打出稳主体拓市场“组合拳” 当前全球外贸环境复杂多变,郑州外贸则以上半年同比增长38.7%的数据逆势突围。要读懂“38.7%”的深意,先看看底气从何而来? 制度创新优势——中国(河南)自贸区郑州片区持续加快推进制度型开放,让外贸跑得更快、更远。近年来,探索形成“一码集成服务”等394项创新成果,跨境电商、商事登记、多式联运等领域的系统集成改革走在全国前列。其中,贸易领域培育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探索形成21项创新案例,全国首创跨境电商保税备货监管“1210”模式。 外贸转型升级——郑州推进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支持巩义市围绕铝及铝加工业、经开区围绕汽车及零部件、高新区围绕新型材料,打造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支持航空港区打造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强化组织协调,创新载体培育,稳定和畅通外贸产业链、供应链。 (下转二版)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