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郑州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特殊教育扬帆远航
创新引领助推师生共成长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特殊教育扬帆远航
健全机制有序实施 医教融合再谱新篇
回眸“十二五” 郑州教育跨越发展专题报道 12
聋生舞蹈《蓝天下飞翔》荣获全国“荷花奖”校园舞蹈比赛银奖
助残日活动现场
助残日演出

本报记者 苏立萌

“各区、各小学一定要做好残疾儿童少年的入学工作,尤其要做好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工作。”在如今的郑州市市区小学入学政策中,均提到要妥善安排残疾儿童的随班就读工作。而这只是我市教育局在促进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其中一个表现。

“十二五”期间,我市特殊教育工作在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支持的多重模式下,不断改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促进特殊教育事业发展。截至目前,全市已有特殊教育学校10所,在校学生1139人,特殊教育专职教师达到348人。

随班就读卓有成效

保证残疾孩子全面发展,就需要有效地保障残疾孩子受教育的权利。“十二五”期间,我市结合特殊教育的实际情况,在随班就读工作方面开展了一些工作机制上的探索实践,残疾学生随班就读工作大有起色。目前,全市共有1859名轻度智障生、自闭症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随班就读。

为了强化入学政策保障,市教育局每年在制定入学招生政策时,都会对残疾儿童少年入学进行单独列项,妥善安排轻度智障和自闭症学生随班就读。“大学路二小作为二七区承担随班就读任务的一所试点学校,从2014年至今,已经接收了8名孤独症儿童。”该校校长李英宜介绍。

据介绍,我市自2011年就已建立特殊教育学校对口支援随班就读机制,经过多年发展与积累,广获好评。在市、县、校三级从学生筛查和入学、随班就读课程管理、学习情况考核与评价到随班就读教学研究、特殊教育教师巡回授课等各个方面,市教育局还建立起一套长效保障机制,使得随班就读工作质量不断提高。

健全机制有序实施

每个儿童都有其独特的特性、志趣、能力和学习需要,残疾儿童也不例外。为让残疾学生在学校同样“上好学”,我市教育局在教学环境、师资力量方面,尽可能为残疾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十二五”期间,针对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学生的特殊需要,我市教育局在特殊教育建设资金投入方面也明显加大。据了解,2010年以来,市政府在特殊教育事业方面的专项投入每年都不少于500万元,郑州市生均经费达到每生每年7500元,并将学前教育残疾儿童纳入资助范围,实施三类残疾青少年、自闭症儿童少年随班就读专项资助项目,近两年就安排落实资助资金160万元。

除了专项资助,市教育局还按照“交通便利、办学条件好、管理水平高”的标准,精心挑选了12所中小学承担随班就读任务,并挑选优秀教师担任实验班的班主任,招募具有专业特长的志愿者、大学生参与随班就读工作。

在此基础上,2015年,我市教育局又投资120万元为实验学校建设了12个专项资源教室,并配备专兼职辅导教师,量身定制康复训练活动、必要的课程以及详细的活动计划,邀请特教专家定期到校进行师资专业培训,为随班就读教师和家长提供咨询指导。还依托特殊教育学校、专业培训机构对承担任务的任课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建立专兼职特殊教育教研员队伍,为随班就读工作提供有效指导。

医教融合再谱新篇

“这个孩子患有脑瘫,他的肌肉力量比较薄弱,手部肌张力高,协调能力也不太好,学校里做康复训练时要注意肢体方面训练……”这是来自二七辅读学校新生家长、学校、康复专家会诊现场的声音,也是我市开展的诸多特殊教育工作内容之一——医教结合的体现。

据介绍,“十二五”期间,我市教育局加强教育与医疗部门的合作,持续探索建立医教结合工作机制,多渠道开展特殊教育医教结合工作,积极组织举行多项医教结合活动,郑州市医教结合项目学校也由3所增加到7所,进一步提高了我市特殊儿童的教育、康复训练品质,也使老师能够更好地了解残疾孩子,进行更有效的教育,推进医教结合工作的开展。

特殊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特殊教育教师队伍的发展。市、县两级教研室都建立了专兼职特殊教育教研员队伍,建立健全了教研指导制度,加强特殊教育教学研究,为随班就读工作提供有效指导。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