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郑州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开启校园融媒体时代
中原区
融合教育通识培训举行
致毕业生
石榴花开的时候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致毕业生
石榴花开的时候

致毕业生

石榴花开的时候

郑州一中校长 朱 丹

郑州一中四季都是花开的时节,时间相接,香氤满园。我知道你们最喜欢的还是石榴花,早就祈盼着、等待着它的绽放。而今它已经开得一园芬芳。犹如你们18岁的青春,红花绿叶,满树流彩。

石榴,有着如火如荼的青春、有着饱满甘甜的果籽。“16”这个数字,有着逢六大顺的吉祥、有着水阔帆满的风头。所以你们称自己为郑州一中石榴届校友。

三年是人生的一个片段,当阅尽沧桑的时候,当耄耋之年的时候,三年或许成了模模糊糊的岁月胶片,或许仍是铭刻难忘的清晰记忆。最近我在校园网上看到了2013届校友任冠楠的一篇文章,题目是:《我与一中,关乎生命、爱情和自由》,不仅有一种体味人生的成熟,一片披肝沥胆的率真,更有“基于自由的自律、基于自由的自然、基于自由的自信、基于自由的自立、基于自由的自爱”, 冠楠的文字乃是对郑州一中精神的解读。

“自主、自强、自省”构成了郑州一中精神。它建立在“唤醒自主意识、提高自主能力、培养自主精神”的教育理念之上。创造力和学习兴趣的幼苗,只能在自主精神的沃土里长出来。没有了自主,学习的小船说翻就翻。

南开之父张伯苓先生在一次抗战胜利的茶话会上,当得知平津两市被惩处的汉奸中,没有一个战前南开的毕业生,他得意地说:这比接受任何勋章都让我高兴。这句话点燃了我对你们最奢侈的希望:做未来的科学家和领袖,做各行各业的杰出代表,即便做一个公民,也都是不辱家风的孝子,都是嵌着“自主、自强、自省”基因片段的一中校友。

同学们升入大学或直接到职场上去,若你用了十二分的努力,就等待吧。人生很多时候真的需要等待,熬过冬季春天就来了,熬过黑夜旭日就来了!四季交替、日夜相间,善与恶、美与丑、快乐与痛苦、雄性与雌性……上帝总是把对立的东西打包给人类。所以自然界告诉我们:咖啡苦中有甘,茶汤涩中有香。前人告诉我们:苦尽就会甘来。“让你难过的事情,有一天你一定会笑着说出来。”这是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的经典台词。不管什么情况,不管什么阶段,你们一定要有目标,要义无反顾地向着目标大踏步前进,不要企图朝发夕至。“好事多磨”,磨的就是过程,人在逼近目标而未达到目标的时刻,才体会到那个涅槃的境界。

罗曼·罗兰说,一个人应有的生活哲学是能念书时你念书,能做事时你做事,能恋爱时你恋爱,不可强为,不可放弃。盘点三年的一中生活,不知道你做了哪些该做和不该做的事,留下了哪些该留和不该留的遗憾?一位上大学的校友说:校长,我和你说两句话,第一句是在一中三年该做的我都努力做了,唯一遗憾的是没有谈场恋爱;第二句是如果让我回郑州一中重来,我觉得还要把这个遗憾留下。话说得意味深长,颇有禅意。记得我在有些场合悄悄给你们说过,高中不要早恋,因为这是把书念好的时期。现在和你们要分开了,我要大声告诉你们:大学既是读书又是恋爱的时期,你们不要放弃这个机会!

金庸的小说里有一个故事:一个少年遇到一个姑娘,姑娘的母亲拜托少年,送姑娘去昆仑山找父亲。昆仑山万里之远,但少年真的跋山涉水,历经艰难险阻在昆仑山找到了她父亲。父亲要感谢少年,少年说:我是送你女儿的,送到了我就该走了。这个少年叫张无忌,少女叫杨不悔。张无忌表现了郑州一中教育的两点品质:一、“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教育责任感;二、做了就做了,做完就走人,不藏一点私心。郑州一中师生三年成兄弟,有许多感人的事情和暖人的语言,现在要分开了,都不要说感恩。既然是兄弟,所有的好都是兄弟间应该做的事!相遇与作别有很多种场面,侠客们的作别就这么简简单单:“送到了,我该走了!”多好!

今年雨水好,是收成石榴的年份,到了九月,果籽饱满甜美,那时你我挥手再见!小石榴们,说再见的时候不许哭!无论那一年那一季是哪一年哪一季,当你们回来找到那棵结出你们这些小石榴的石榴树时,再流出那行像石榴籽一样晶莹璀璨的泪花。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