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专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惠济区环保局党建引领环保各项工作扎实开展
福华街街道:谋远固本强基石 风帆劲满阔步行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福华街街道:谋远固本强基石 风帆劲满阔步行
▲ 铁道家园党群服务中心为民服务更加精准专业
▲ 党员活动日重温入党誓词
▲举行“庆祝建党96周年争做合格党员”演讲比赛
▲社区开展庆七一文化活动
▲ 党组织引领治理无主管楼院
▲ “最美家乡人”崔晓春一家在二七区道德故事汇上

本报记者 刘伟平 通讯员 娄彦娟 孟 醒

福华街街道位于二七区城区东部,面积4.6平方公里,辖区80%以上属铁路划拨用地,铁路单位和家属院聚集,辖12个社区,人口近10万人。一直以来,街道党工委牢固树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理念,围绕基层党组织、队伍、阵地、制度四项建设,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契机,推动各项工作扎实开展,为街道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

“固本强基”推动党组织统揽能力不断提升

京广中路15号院是福华街辖区的一个无主管楼院,建设年代早,配套设施不全,卫生环境差,治安状况堪忧。为了改变脏、乱、差状态,街道和社区深入调查研究,通过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征求群众意见、摸清群众需求,最终成立了业主自治委员会,由退休老党员郑玉富担任自治委员会主任,另有4名热心居民为成员,为小区进行自治管理。他们每天义务清扫楼院,管理各项事务。经过努力,15号院不仅环境卫生大幅改善,邻里关系也和谐融洽,还成为“无主管变和谐互助自治”楼院试点。

据统计,福华街辖区共有160个楼院,145个为无主管楼院,比例高达90%。面对群众对美好环境的期盼,街道党工委充分发挥“党组织引领、党员引领”作用,探索推行了“3+4+N”管理模式,即坚持以“党组织引领、党员引领、红色文化引领”3个引领为龙头带动,构建“共商共推、共筑共融、共创共管、共建共享”4种机制,以“社区、居民群众、公共单位、社会力量”等多元共治为工作抓手,11个试点楼院先行先试、一院一策、一院一品,不断提升无主管楼院治理水平。

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在基层,结合楼院治理经验,街道党工委与12个社区党组织签订目标责任书,制定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责任清单”和“党建工作清单”,分层面明确工作责任,精细化抓好党建工作落实。

随着一个个体制机制“组合拳”打出,为各项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项目运作效率不断提升,经济指标稳步增长,城区环境不断优化,“三横一带、两极一路,央企驱动、融合发展”的整体发展格局越来越深化,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

“强将精兵”带动干事创业氛围浓厚

“分管领导、各指挥部指挥长、社区、科室,要通力合作,正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查漏补缺,重点突破,确保各项整治达标达效,尽最大力量让居民满意。”近日,街道党工委书记张振威带队到辖区调研督导“双迎攻坚”时提出。这是街道领导干部深入基层、深入一线研究解决问题、推动工作开展的一个缩影。

长久以来,街道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党建联系点制度,班子成员坚持以上率下,每月至少1次到分包联系社区、企业单位和群众当中征求意见、开展调研、指导工作,带头参加每月的“党员集中活动日”活动。并按照“政治功能过硬、组织生活过硬、教育管理过硬、服务群众过硬”标准,通过选聘优秀年轻干部到一线任职、指派专人传帮带、强化实践锻炼,使干部各施其能。

以“强党性,抓业务”为重点,积极搭建党务工作交流平台,通过落实党务工作周例会,开展“党建宣讲团”“党建交流会”等活动,强化支部书记、党建专干等骨干力量的专业技能和素养。目前,街道已组织开展党建专题会20次,研究解决基层党建、全面深化“两学一做”、社区建设等问题63件;以支部为单位建立固定学习日,明确每月主题,使“三会一课”真正成为党员干部政治学习的阵地、思想交流的平台、党性锻炼的熔炉。广大干部服务群众和发展的意识与能力进一步增强,为街道攻坚克难、争先进位聚集了力量。

“肌体细胞”激活党员先锋作用充分发挥

近日,福华街辖区党员接到了一份特别的证书——“万名党员进党校,锤炼党性铸忠诚”学员结业证书及荣誉证书。为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使党员成为群众身边最具活力的“红色细胞”,今年以来,街道、社区党组织把从严从实要求贯穿到党员入口和管理的每个环节,有效增强了针对性和实效性。

福华北街吉庆嘉园小区位于郑州市火车头体育场对面,2002年建成,共3栋楼140户。成立于2012年的“老桑说事”,由社区书记桑泼组织社区干部、社区离退休人员、党员志愿者等组成。在这里广开言路,畅通渠道,开放“说事”;及时梳理,分类“理事”;集中民智,民主“议事”;全程监督,追踪“查事”。目前,“老桑说事”共收集、解决各类问题意见769起,成为福华北街社区居民协商社区事务、解决楼院环境卫生、化解邻里矛盾等问题的主要途径。

这只是党员志愿者发挥作用的其中一例,今年以来,街道注重发挥“典型党员+普通党员+群众”作用,通过党员自荐、群众推荐、党组织考察等形式,选定了豪邦花园胡树华、吉庆嘉园刘秀英等一批有威信、有担当的老党员作为社区自治带头人,不仅将楼院整治得井井有条,并自发投入时间、精力、财力解决楼院疑难问题,受到群众的拥护。街道“老桑说事”“和事佬”等20余支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开展卫生保洁、安全巡查、调解纠纷等活动200余次,受到群众好评。

“红色阵地”牵引凝心聚力

壮大力量

今年,“温暖二七”党群服务引领平台项目在铁道家园社区开展试点,街道积极协调办公用房1000平方米,完成对硬件设施的提档升级改造。依托党群服务中心,通过党员志愿者引领和专业社会组织运作的模式,针对青少年、特殊群体、老年人等不同需求,推出“订单式服务”,以“家”文化为品牌自谋项目,提供高效专业的服务。

街道又以保全街95号院为试点,通过制作宣传长廊、开展多彩活动等,充分发挥全国文明家庭——杨靖宇儿媳妇方秀云家庭红色教育资源的影响作用,打造邻里和谐、崇德尚志的楼院文化。同时,挖掘了“最美家乡人”崔晓春、“敬业楼长”段铁民、“最美母亲”仝洋等30余名善行义举典型人物,通过推荐其做志愿服务带头人、走进道德讲堂等,掀起学习、宣传“最美”人物和现象的热潮,凝聚推动街道发展的强大力量。

平日里,街道强化与辖区共建单位联系,促成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这一“红色阵地”标准化。街道搭建了“善行福华”微公益志愿服务平台,下设“微基金”“微岗位”“微志愿”等板块,整合辖区党员、人大代表以及非公党组织、学校等资源,完善服务评价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积极性。中铁七局、郑铁中级法院等38家公共单位、各级文明单位及其党员自发自愿投入“双迎攻坚”,路华大厦等6个企业筹集3万余元修缮新圃街楼院基础设施,辖区“两代表一委员”深入项目建设工地、“双迎攻坚”一线,通过实地观摩、座谈等,为项目推进和环境治理献计献策、共谋发展。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