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馋说东坡肉
从“小英寸”到“大屏幕”
红豆(国画) 马春梅
生活中的“柜子”
“我与改革开放40年”征文启事
山远天高烟水寒 (摄影) 孙建辉
子森拾玉
连 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连 载

周末,阳光明媚,春光无限,萌生一念,何不就在此美好的季节去拜谒一下这个被后世代代传颂的忠烈之士呢?!

于是,整装出门,驱车行驶35公里后,度过索水河上的纪公庙桥,便到了郑州惠济区古荥镇纪公庙村的纪公庙。

据《文献通考》记载,纪公庙始建唐天宝七年(公元748年)。唐玄宗天宝七年五月,皇帝诏令为忠臣义士建庙立祠,诏曰:“忠臣义士墓前建祠庙”,“汉将军纪信,荥阳郡。以上义士八人。”地方长官奉诏办事,在纪公墓前建起了纪公庙。建了庙就要有守墓护庙之人和土地田亩等庙产,租种庙里土地的人们环庙而居,于是就有了纪公庙村。

纪公庙是郑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纪公庙坐北朝南,庙门为近年仿照汉阙的样式新建成的,有石狮列于门旁,中间为一拱形门洞,门洞上方镶有“纪信庙”石匾一块。

怀着敬仰之情缓步走进庙门,一座大殿映入眼帘。大殿是近年重修的,耸立于两级方形高台之上,四阿庑殿,殿顶覆盖着灰瓦,庄严而肃穆。殿前置有一座香炉。庙门通往大殿的两侧,排列着看不清年代的石像生,给这个游人寥寥的庙宇增添了些许拥挤感。左右两侧各有一棵大树尚未发芽,光秃秃的褐色枝干在阳光下静静地沉默着,散发出一股历史的厚重感。石阶两旁各有一棵玉兰,含苞待放,西树深紫浓烈,东树淡黄娇嫩,为这肃穆之处涂抹上一笔轻灵淡雅的色彩。

此时,有两个身着黑衣的青年男女从大殿里手捧点燃的香烛走出来,表情凝重地将香插进殿前的香炉里,并虔诚跪拜。看着两个年轻人的举动,不由得在心里为他们点赞,在物欲横流人心不古的今天,还有人对2000多年前的忠烈之士如此崇拜,实属难得之至!

轻步入大殿,大殿正中央就是纪信将军的塑像,一侧是他正凝神聆听夫人阅读的雕像。大殿四周有彩色手绘图,全面再现了“纪信救主”的故事,汉式绘画风格壁画色彩绚丽,情景真实地再现了火烧纪信的惨烈、悲壮,观后令人肃然起敬。

我透过那悲壮的壁画,恍惚看到广武山下的那一团冲天烈火焚烧之后,纪信用自己的生命挺立起一座忠义的丰碑,也给后世留下了谁立下“汉家江山第一功”的不休追问。

在当地乡民的口口相传中,汉王根本不是从西门冲出去的,而是在荥阳古城西北城墙上挖了一个洞,从洞中钻出去,落荒而逃。由此可见当时军事形势的严酷,而纪信的壮举来的是多么及时和重要!

纪公庙大殿的后面便是纪信的墓冢。由于古代称埋藏帝王的地方为“陵”,而纪信是替汉高祖死的,便以帝王看待,人们称此为“纪陵”。20世纪80年代初郑州考古人员进行科学发掘时,墓冢周围尚有140余米,南北宽36米,高11米,上面长满松柏及灌木、荆棘丛。当地人说墓上的荆棘针都是直的,表现了纪信忠贞不屈的品格。春天的纪陵,松柏青翠,花草繁茂,几棵大榆树泛着鹅黄的嫩绿,显得色彩丰富层次分明地不寂寞。

纪墓墓门朝东,由墓道、主室、耳室三部分组成,墓道结构上下使用了300余块空心砖扣合而成,墓圹长9米,宽4.5米,亦系用数百块空心砖扣合而成,是郑州地区规模最大的汉代空心砖墓。

由两千零三块空心砖扣合而成的纪公墓,是目前嵩山地区发现的最大的汉代空心砖墓。据说墓里基本恒温11℃,现在里面有很多蒸汽,开门后很难关上,所以很少打开。

我趴在墓室的红漆木门上向里张望,结果是一无所获。

怅惘着继续向后面走去,这里是纪公庙的碑林。

纪信为保主而死,成就了汉室四百年帝业,其忠烈仁义为历代人们所敬服,人们为了颂扬纪信的忠列,在庙里为其立了许多碑碣。现有唐代以后重修庙宇和赞颂纪信的碑刻30余块,其中以唐大周长安二年(702)书法家卢藏用撰文并书丹的石碑最为珍贵。此碑是书法家卢藏用撰文并书丹,为全国著名石刻之一。碑高2.27米,碑额篆书“汉忠烈纪公碑”6字,碑文隶书。其拓片曾列入“河南碑刻艺术拓片展览”在日本展出。

目前,碑刻仅存23块。这些碑刻运用了不同的形式,如实地记述和歌颂了纪信的丰功伟绩,堪称“纪公丰碑”。

据说以前这里的碑文达30多块,“文革”的时候都给破坏了。毛泽东和周恩来都曾为此写过一些东西,蒋介石也题过匾,然后取其中的一部分放大成匾。

据说陈立夫(有传是陈果夫)的碑文也在里面,不过“文革”的时候把陈果夫的名字用凿子给凿掉了。

一座座碑刻被青砖垒砌成一面面砖墙,前后都有碑刻。大致按年代排列,偶有例外。

我就在树丛中的一座座砖墙镶嵌的碑刻之间,来回前后徘徊观看辨识。由于年代久远,加之保存不善或者是人为破坏,很多碑刻字迹模糊,难以辨认。

于我而言,不管看清的还是看不清的碑刻,都一一看过,仔细辨读。并通过那并不清晰的字里行间,触摸到历朝历代文人墨客和执政官员对忠良之士的崇敬之情,并为之感慨感动着。

天蓝,云白,风轻,树静,天地之间,唯有一颗满怀敬佩的心脏,在鸟语花香中,在历史的长河中,跳跃出小小的波澜,静静地淹没自己……

纪信焚身殉国,身后留下了两千多年的英名荣耀,这是他生前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的。

纪信成就的大汉王朝早已如过眼云烟,消失在历史的深处了,但纪公的庙宇却仍在人间,常建常新,烟火旺盛。

郑州和古都西安的城隍都是纪信。纪信舍身救主被项羽怒焚,百姓念其忠烈,尊其为郑州西安城隍,祈愿他的一身忠良刚烈,能护佑一方百姓的平安幸福。

纪信的故乡甘肃天水,乡梓以信为荣,崇仰信忠烈,尊纪信为天水城隍。明朝初年,为纪念汉将军纪信,在天水城中修建庙祠,因纪信为水城隍,故纪将军祠又为天水城隍庙,世代修缮。

其实关于他的祖籍,自古以来也有几种不同的说法。如四川的西充,山西的洪同,陇山之右的甘肃。籍贯之说众多我能理解,因为这样的忠烈之士,是故乡世世代代的荣耀和熠熠闪光的文化名片。

在四川西充,纪信被乡里敬仰,誉为“功盖三杰,安汉一人”。市内建有纪信广场,其特色就是广场中间那壮观的群雕,用雕塑讲述了一个故事——纪信舍身护主、汉王逃出升天的悲壮故事。群雕的首部为纪信驾汉王驷马而来慷慨起义,汉王带24骑仓皇出逃的场景,展示着纪信丹心昭日月,舍身救汉王的悲壮。

17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