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文化产业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中国(淮阳)非遗展演下月开幕
“朱”姓得姓始祖朱子挟 以德报怨成就一国兴盛
超级英雄“惊奇队长”来袭
全彩展现人类绘画史
郭帆:中国科幻电影刚刚起步
离“自己”越来越远 离世界越来越近
《拜见宫主大人2》 定档3月14日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离“自己”越来越远 离世界越来越近
——访作家徐则臣

本报记者 左丽慧 文/图

从《耶路撒冷》到《王城如海》再到最新的《北上》,作家、《人民文学》副主编徐则臣十年间拿出的三部长篇小说题材迥异,每一部都引起了读者情感的共鸣与内心的震撼。日前,徐则臣携《北上》做客松社书店,在读者分享会前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离“个体”越来越远

出生于江苏东海的徐则臣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从家乡熟悉的“花街”到逐渐扎下根来的北京,他自身的不少经历和感受都体现在笔下的小说中,但痕迹却越来越淡。

“一个作家在写作之初,必然会把自己的生活经历带入到作品中,但随着成长,一个成熟作家的视野应该会超出自己的日常,笔触会离‘自己’越来越远。”徐则臣如是说,作品也如是呈现:在《耶路撒冷》中,作者力图为读者呈现“70后”一代人复杂的精神世界和完整立体的社会;《王城如海》中,徐则臣书写的是各个阶层眼中的 “新北京”;到了《北上》,徐则臣的笔离自己的生活更远了:时局动荡的1901年,意大利旅行冒险家沿着京杭大运河一路北上……作品时间跨越100多年,写的是自己更“不熟悉”的人和生活。

为什么要这么做?

“好的作家应该具备不断拓展自己处理不同经历的能力。这也是我对自己的期许。”徐则臣认为,只有离自身有限的个体经验越来越远,才能描绘出这个社会和世界,否则,写出的作品再多,也只是在重复。因此,在《北上》中,徐则臣挑战自己,断断续续把运河从南到北走了一遍,行程1797公里,完全是一场旷日持久的“田野调查”;涉及历史、运河知识甚至文中一段菜系描写,都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研究、收集资料、专家把关等诸多环节。徐则臣自嘲写作速度并不快,但读者的认可,正是对他创作态度的肯定。

必须有人做“偏门”

作为极少反映运河文化的作品,《北上》推出后不免会引起人们的好奇: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个题材?

“其实,我从1997年开始写小说时,就写到运河了。‘花街’就是运河边真实存在的地名,也是我写作的重要背景,二十多年来,关于运河的方方面面一直在我的脑海里储存着、收集积累着。”徐则臣说,但真正想到以运河为主角创作一部作品,是在《耶路撒冷》完成之后,在和朋友聊天中被“点拨”的。

然而,动笔之后徐则臣才发现自己过去对运河的理解是“肤浅”的:“过去是拿望远镜看运河,现在是用放大镜凑上去看。”细看之下,徐则臣更是发现了运河文化的意义和重要。

“必须有人去做‘偏门’,尤其是在运河文化在当下不被大众认知的情况下。”徐则臣坦言:“写运河,不仅要写它的历史,更要写它的当下。小说起至漕运废止的1901年,结尾在2014年大运河申遗成功。这对于大运河是极有意味的两个时间节点。漕运废止100年后,我们该如何重新看待大运河?申遗成功是一个不容再回避的契机:是‘唤醒’大运河的时候了!”

阅读需要“烧脑”

徐则臣“好读书”的程度,被人称为“泡图书馆到极致”,很多人读书凭兴趣,他在校期间却按书架的陈列顺序,A架,B架,C架……从上到下,一层层、一本本挨着看。

“作家如果只看自己有兴趣的书,视野会越来越‘窄’,应该多看看不一样的、甚至阅读起来有困难的书。”徐则臣把读书称为“找虐”,不停让自己难受,而这种新的东西看多了,眼界和思路就“宽”了。

对当下如火如荼的“全民阅读”活动,徐则臣也表示出自己的肯定和支持:“任何一个‘全民’运动难免会流于形式,但我相信从形式会走向内容。对很多人而言,只有把书送到他手上才会读,因此还需要继续把这项活动开展下去,不能操之过急。”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