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郑风 上一版3
探访济水之源
戏曲艺术与孝道
出 卖
罗汉图(国画) 李学峰
麻雀在乡下陪着父亲
奶奶的桥
连 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探访济水之源

♣ 徐宜发

济源是太行山脉王屋山脚下一座美丽的历史名城,她因地处济水之源而得名。济源因济水而兴,而孕育济源、滋润中原大地千百年的济水却早已不见了踪影。那么,济水去哪儿了?带着这个疑问,我们来到了济源想一探究竟。

水是生命之源。自古以来,哪个地方水资源丰富必然会有人群在那里生存。相传,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的夏朝第六代君王少康迁都于此,那时候这块宝地就有了“济源”之称。济水的源头是位于现在济源市区的一股泉水,这股泉水来自何处?毫无疑问,它得益于王屋山。大自然的一般规律是山与泉相伴,泉与山相随,有山必有泉。王屋山是太行山脉中的一峰,海拔1700多米,占地面积达270多平方公里,据地质学家考证迄今已有25亿年之久。可见,济水源于何时只能是个未知数,不可能有文字记载。

昔日的济水是一条什么样的河?济源的朋友说,济渎庙有济水源头,那有许多关于济水的记载。我们一同前往。

济渎庙坐落在济源闹市区。它始建于隋文帝开皇二年(公元582年),迄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是历代封建王朝祭祀水神的地方。庙宇占地面积120多亩,围墙为唐代所建,用糯米汤拌土夯筑而成,十分坚固。庙内有一池清水,人称“济渎泉”,清澈透底,可见鱼儿成群结队游来游去,追逐嬉闹,这就是世世代代流淌着的济水之源。庙里现存有宋、元、明、清四朝代的天庆宫、御香院、玉皇殿等23座木结构古建筑,青堂瓦舍,古朴典雅,独具一格。据介绍,自隋朝以来至清代,每年历代皇帝遣使莅临举行盛大祭奠活动,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清朝的《济源县志》这样写道,每年三月初三,周边的庶民百姓从四面八方蜂拥而至,进香求愿,求神灵赐福赐寿。从庙里的文字记载中得知,济水曾与长江、黄河、淮河齐名,全长1400余公里,被称为“四渎”之一。自古以来,宇宙间的物质世界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变,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不变是相对的,变是绝对的。济水在千百年来自然界的变化中早已不存在,留下的只是文字记载,记录了它在延绵不断的历史长河中所发挥的影响。

千年的文字会说话。出版于4000多年前先秦时期的《禹贡》说济水“导沇水,东流为济,入于河,溢为荥”;《汉书·地理志》说它“过九郡,行千八百四十里……”;《菏泽县志》说它“自汉以后济水故道有二,一是自河南封仪县界流入曹县北三十里,又东北经定陶县南谓南济。二是自隶东明县流入,经菏泽县南谓之北济,二水在巨野合流”入渤海。归纳这些历史资料,用现代语言综上所述,大意是济水出济源向东流去,经温县、荥阳、兰考流入山东曹县、菏泽、定陶、巨野、济宁、济阳、济南等地后注入渤海。出自西汉时期大文学家司马迁之手的《史记》称,济南因地处济水之南而得名,历代朝廷曾设济南郡、济南府,留下了许多历史传说。

济水源于王屋山泉,水量相对较为丰富且清澈见底,润泽大地。历史上济水上游曾在济源境内被人称为“千仓渠”。千仓渠分为两条,一条为上千仓渠,出自济渎泉汇合万泉寨之水,分为六个闸口,引水灌溉大片农田。另一条为下千仓渠,经过济渎庙南向东而行,分为五个闸口,既灌溉农田又作饮用,在历代农业发展和民众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古代先民利用济水源头一带地下水压大的特点,创造性地开展“合瓦地”大面积种植,提升农产品产量和质量。所谓的“合瓦地”就是村民为充分利用地下水而采取的耕作措施。具体办法是,先在田里开挖密布的小沟,用建房的小青瓦扣成米字形或井字形的地下排水通道,然后再覆盖黄土。这样,涝时地下水就可以从地底下排走。地下水流还具有“温床”的作用,大雪纷飞的冬季,合瓦地片雪不存,水气蒸腾。在合瓦地上种植的农作物不但早熟,而且品质好,培育出大量的优质农作物。其中红皮大蒜尤为珍贵,被称为“济渎金蒜”,相传元末明初曾经作为贡品进入皇宫。

济水的中下游由于多条支流汇入,水量不断增大,常有舟船航行,也是一条重要的“黄金水道”。济水还是九州向冀州夏王都进献贡品的主要水路通道。《禹贡》中所描述的4条贡道其中就有济水。书中称兖州的贡品“浮于济、漯,达于河”,是指兖州进贡的船只行于济水和漯水,进入黄河后运往冀州。青州的贡品“浮于汶,达于济”,是指青州进贡的船只行于支流汶水再进入济水。济水也是徐州、扬州等地船只通往夏王朝都城的必经之河。我国古代中原一带水系发达,水路成了交通运输的重要通道,济水在水路交通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它独特的魅力被载入史册,受到司马懿、李商隐、韩愈等历代文人称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来到济源,站在济水河畔感叹不已,挥笔写下了《题济水》历史名篇:“盈科不数尺,岸柳难通舟。胡为来自古,列渎宗诸侯。兹水异乎众,顾我知所由。至清远外浊,有本其何修。朝宗未到海,千里不能休。一道截中贯,肯随浊河流。山川自改色,湛湛澄霜秋。岂徒宅神物,亦足容鰕鳅。我思古之人,洁志为身谋。衣冠坐涂炭,恶恶心忧幽。不但听渔父,扬波自贻羞。自今称一字,高洁与谁求?唯独是清济,万古同悠悠。”诗人触景生情,用拟人的手法来描写济水奔流不息,洁身自好的高贵品质,寓意要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

济水没有黄河的磅礴气势,也没有长江的汹涌澎湃。随着自然环境的变化,济水的先天不足也日渐显现,在自然界的抗争中逐步被弱化,慢慢地在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只留下了济渎庙里一股清泉。这股清凌凌的泉水流淌着无尽的往事,映现出华夏古代文明灿烂的一页。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