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4版:郑风
3  
PDF 版
山野的歌
故宫过客
《诗说中国》
淡淡云山听泉声
清风出袖 明月入怀
连 载
大清神断
毅敏书画
慢画
生命很短,日子很长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打印】  

山野的歌
杨希泽
中原网  日期: 2007-01-21  来源: 郑州日报  
  秋天在睡日的余威中耸立起飘扬的旗杆。风沙沙地吹,摇动秋禾的裙裾,蹦跳出美丽的音符;着意的秋色,犹如一层轻纱,从田禾和树梢上拉开,沿着崎岖的山径,走向大山深处,浸染了神州大地。

  放眼,青山坡斜,戎装一片。山势缓缓上升,块状的田亩层层递进,构成不规则的几何图形。往日包谷穗上的红樱束,已风化如棕褐色马尾,襁褓里的种子,胀满了肚皮;田间地头杂居的柿树,三五成群,家族似围在一起,硕大叶子下面,吊坠着青涩的果子;偶有几粒早熟的柿子,宛如偷食禁果的少女,羞红了脸颊。

  脚下,是一条弯曲的小路,一端沟通山外的世界,一端连接一个小镇。小镇依山而居,镇上建筑显得质朴沧桑,一些远去的语录体标语口号,还在墙壁上依稀可辨,正契合了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空间一向是被各种历史的、自然的元素模塑铸造;地景中不露痕迹地显示着昔日过程。小镇的房屋,清一色以山上的石料支撑,那一排排以石头砌墙、石板代瓦的民房,成为一道鲜见的风景,不禁叹服山里人的聪慧,认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道理。懂得居家过日子的百姓,大都会在房前屋后栽上几棵果树。此时,山楂红了,苹果红了,花椒红了,偶有淘气调皮的果子,翻越低矮的院墙,馋了人的嘴,更平添人间烟火的味道。

  山路一圈圈缠绕,婉转指向山巅。漫山的栎子树、刺槐树、酸枣树、油桐树、白桦树,像藤蔓一样相互渗透,圈定着自己的地盘;核桃、板栗等经济作物也杂居其间,显示其与众不同的一面。鸟儿确乎不少,斑鸠、鹭鸶、杜鹃、喜鹊、麻雀……它们在枝柯上哨望,把啁啾的啼鸣,变幻成迷人的旋律和动人的音符。当人靠近的时候,它们旋即哑口无言,并示以警惕的眼神,一有风吹草动,便扑扑棱棱地飞走,消失于茫茫丛林。山中鲜见野兽出没,偶尔有形迹诡秘的野兔打个照面,便急匆匆地飞越山葡萄的藤蔓,仓皇逃遁……

  这时节,林花大抵谢了春红,又经夏日的曝晒,从烂漫步入凋零,是繁华之后的清寂。唯有少许耐寒的野花,静默地打着朵儿,撑起一面面小花伞。蒲公英用金色的花瓣,营造出一种暖色的格调;山韭菜以洁白的碎花,显示其内敛文静的性格。还有那品种繁多的牵牛花,它们骑树、倚藤、攀崖,爬高上低,一例吹开喇叭形的花朵,雅白的、粉红的、浅绿的、深褐的,像一颗颗五角星熠熠生辉。

  山泉是最具韵味的情态动词,它从石缝里渗出来,滴滴答答,像僧侣颈项下总也数不完的念珠,从高处坠入深潭的一刹那,完成了“宁为玉碎”英雄般的壮举;水面上,那盛开的水花,是其不死的魂灵;阳光折射出的虹弧,是祭奠它亡灵的花环;潭水清澈见底,一群群小鱼,在浪尖上弄潮,口中吐出的泡泡,是它乳汁形成的香嗝。

  山是最耐住寂寞的副词,它像嗜睡的老者,历经夏日的浮躁,终于可以养一会儿神,打一个盹,把尘世的是非恩怨,埋葬在厚厚的历史里。天那么低,伸手似可摘下一片白云。湖蓝色的天空,一只鹰慢悠悠地忽闪着翼翅,在山坳里盘旋翱翔;几只云雀在云端搏击,轻盈的羽毛,疏淡了厚厚的云絮。日暮的时候,夕阳会化成一道流霞,斜晖脉脉的怀抱里,你可以在山坡上静坐覃思,从中悟出人生的哲理。

  德国诗人荷尔德林说,“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美国作家亨利·戴维·梭罗说,“这儿可以听到河流的喧声,那失去名字的远古的风,飒飒吹过我们的树林。”这些唯美的想象,在秋天的山野里似乎都能找到出处。打坐沉思,我的耳旁一直回荡着许如芸《秋歌》的美妙旋律……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