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6版:经济新闻
3  4  
PDF 版
细盘算
春节消费
沪市成交突破1000亿元
企业牵手国际资本市场
春节消费细盘算 5000元是个坎
美发业“洋”风劲吹
粥铺提前开“熬”腊八粥
房地产客户交易 须设“独立账户”
房价涨售后服务反降
宇通出口实现区域通关
猪年饰品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美发业“洋”风劲吹
■本报记者 张 立 文 宋 晔 图
中原网  日期: 2007-01-23  来源: 郑州日报  
  农历新年就快到了,美发行业即将迎来一年中生意最为红火的日子。记者近日对多家美发点采访后发现,越来越多的洋店名、洋证书、洋产品充斥美发业,用“洋”风劲吹来形容丝毫不为过。

  洋店名起得玄乎

  随着“韩剧”的热播,片中人物的穿衣打扮也开始在年轻人当中流行开来。受此“韩流”影响,诸如韩国专业美发店、韩国美发连锁店等等“洋”店也蔓延起来,而这些店里甚至还不乏一些获得所谓“日本、欧美美发学校证书”的高级师傅,再加上用的是所谓进口高级产品,在这里做美发,一次花个数百元很正常。

  那么事实究竟如何呢?在北二七路一家标着“韩国形象设计”的美容美发店里,老板倒是直言不讳,其实根本没有什么来自韩国的连锁店,就叫这么个名字而已。所谓“特聘取得某国某美发学院证书美发师”也不过是噱头而已,那些师傅大多是广州、深圳一些美容美发学校毕业的。

  “美发店不时地推出离子烫、陶瓷烫、基因烫、数码烫等花样,其实更是故弄玄虚、哗众取宠。从本质上说,这些都属于热能烫,本身并没有太大区别。”从事美发行业多年的王先生说。

  洋产品吹得邪乎

  相对于洋店名、洋证书来说,洋产品不管是对于经营者还是消费者都显得更实际一些。所以,一旦你走入美发店,店员或者美发师就会不断地向你推荐各种进口产品,似乎只有这些标满了外文的产品才能让你的头发陡然飘逸起来,自然价格也不菲。

  前几天记者在工人路一美发店剪头发,理发师不断地说记者头发油,而拿来所谓的进口产品推荐给记者,上面除了英文就是韩文,一个汉字也没有。按照工商部门相关规定,市场上出售的产品必须要有中文标识,否则就涉嫌假冒、伪劣产品。

  这样看来,所谓的洋产品别说卖高价,就连能否进入市场也是一个疑问。前不久,我市工商部门在某批发市场就查获了大量的这类“高级”美容美发产品、化妆品,经检验,有的产品是铅、汞含量超标、有的是菌群数量超标,各种问题层出不穷。而店老板对此却有自己的说法,我们手里有中文说明,可是美容美发店不愿意让你贴,贴上中国字,价钱差不少呢!据他们说,所谓“洋产品”其实大多是南方一些城市产的。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