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6版:经济新闻
3  4  
PDF 版
细盘算
春节消费
沪市成交突破1000亿元
企业牵手国际资本市场
春节消费细盘算 5000元是个坎
美发业“洋”风劲吹
粥铺提前开“熬”腊八粥
房地产客户交易 须设“独立账户”
房价涨售后服务反降
宇通出口实现区域通关
猪年饰品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春节消费细盘算 5000元是个坎

中原网  日期: 2007-01-23  来源: 郑州日报  
  ■本报记者 侯爱敏 实习生 马 琳 文 汪静文 图

  猪年春节一天天近了,年的味道也日渐浓厚,多数人开始开心地谈论着春节假期,盘算着春节的过法,计划着春节的开支账。

  春节是我国氛围最浓的传统节日,也是市民开支最大的一个节日。过一个春节,普通市民究竟会花多少钱呢?记者调查发现,普通家庭的过节费用在3000至5000元左右,个别出省过节的家庭花费更高。

  春节花销5000元是个坎

  市民李先生做建筑工作,平均每月收入两三千元,妻子是名小学教师,月薪千元左右,还有一个正上大学的女儿。2006年春节,他们全家大约花了3000元,李先生说,今年鞭炮解禁了再加上物价上涨,估计会超过这个数。

  在事业单位上班的魏先生,夫妻两个都是普通职工,两人的月收入有4000多元。因为父母健在,他们全家几乎每年都回濮阳老家过年,买年礼、晚辈的压岁钱及老人的零花钱,2006年春节魏先生总共花去近5000元,今年计划也不会低于这个数字。在郑州经营十几年灭火器材的席先生称,自己的小店月收入在六七千元,是他和老伴及女儿、女婿全家的生活来源,还要供应一个上大学的儿子,他们每年的春节都在郑州过,只买一些必要的肉、菜、水果及年礼等,一般花销都控制在3000元左右。

  记者采访发现,异地过节的,要比在郑州本地过节的花费高,家在省内的过节费用又明显少于省外。

  来自吉林的李小姐是省会的媒体工作者,爱人在郑州一家建筑设计院上班,因为还没有小孩,婚后的几个春节两人都是回东北老家过。李小姐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坐卧铺一个人来回的路费需要1000元,再加上3个孩子的压岁钱、给老人的钱及买礼物串亲戚,算着算着一个春节也要花去6000元出头。

  办年货市民首选超市

  年年过春节,年年办年货。内容也不外乎肉、菜、水果、饮料、糖果、瓜子、礼盒等,和越来越多的市民到超市采购日常生活消费品的趋势相同,超市也逐渐成为市民选购年货的主要场所。

  魏先生表示,去农贸市场买东西要讨价还价,而且质量不如超市的放心,超市不仅购物环境好,过年用的东西也比较集中,烟、酒、糖果、肉、水果、饮料等等一应俱全,省去了东奔西跑。李先生也认为,市内的超市越开越多,激烈的竞争让各家比着打折促销,超市的东西不一定就比集贸市场的贵,而且春节买的东西多数是走亲访友用的各种礼盒、保健品等,一旦质量出了问题,就因小失大了。这两位先生的看法代表了多数市民的观点。记者采访发现,虽然多数老年人仍喜欢去集贸市场选购蔬菜、鱼、水果等生鲜品,但绝大部分的年轻人及中年人则更愿意去超市采购年货。

  而超市商家在营销策划上的敏感和主动,也成为吸引市民的法宝。世纪联华企划部的张海军告诉记者,目前,市内世纪联华各分店都开始了春节促销的预热,油、饮料等节日消费品已经成为卖场内地堆(堆在卖场黄金通道上的商品)的主角。而充斥卖场各个角落的喜庆音乐及以年为主的卖场摆设,更为消费者营造了暖意融融的节日气氛。

  年轻人推崇个性新年

  与有老有小的中年及老年人选择与家人共度新年比,部分年轻人则要放弃传统的春节团圆,与素未谋面却意趣相投的三五朋友奔赴云南、海南等地,过自己的个性新年。

  近几日,商都BBS旅游专区出现多篇“长假出行约伴”的帖子。有一篇被浏览989次跟帖48篇的名为“春节丽江行”的帖子,发帖者称想去丽江过个春节,约有此意愿者同行,跟帖表示愿意一同前往的网友就有数十名。他们安排的行程颇为诱人:第一天丽江古城休整……第六天早起观梅里日出,第七天香格里拉,第八天虎跳峡……

  同时还有约伴去哈尔滨、浙江、海南等地的帖子。发帖与跟帖者多为20多岁的年轻人。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