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2版:郑风
3  4  
PDF 版
严文井先生的隽语
故宫过客
《魅力河南》
图片说明
大清神断
老郑州的“对摊”
图片说明
如何又一年
一个叫王玉堂的村庄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郑邑旧事
老郑州的“对摊”
王瑞明
中原网  日期: 2007-02-01  来源: 郑州日报  
  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但在过去,郑州的穷苦人家由于没有文化,自己写不了春联,就只好求助于街头的“对摊”了。

  据老街坊们说:进入腊月以后,郑州“摆对摊”的就多起来了,塾师学长摆摊卖对联者多集中在十字街(现管城街与东西大街交叉处),街心广场(现二七纪念塔)四周;大同路、德化街、福寿街、南菜市、乔家门、长春路(现二七路)、老坟岗及郊区庙会的热闹场所。摊铺前预先贴报“书春墨庄”、“借纸学书”、“点染年华”等语。摊肆中,高桌红毡,炭盆墨砚,纵笔大书门联横批,一般在外挨冻10余天。春联的书写,十分讲究用墨。据说:在墨汁内,略加碱性物质,墨更能渗入纸里。据老街坊谈,住在南学街二道胡同的赵老先生为拉生意,从安徽一墨庄学到一点小窍门,在墨水或墨汁内加些鱼的胆汁,写出的字显露出很亮堂的光泽,春联卖得很抢手。当年在“对摊”书写春联的人,都是一些贫苦的知识分子。在摆“对摊”中流传有一首诗云:“教书先生腊月时,书春报贴日临池。要知借纸原虚语,只为些许润笔资”。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