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2版:郑风
3  4  
PDF 版
严文井先生的隽语
故宫过客
《魅力河南》
图片说明
大清神断
老郑州的“对摊”
图片说明
如何又一年
一个叫王玉堂的村庄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大清神断

中原网  日期: 2007-02-01  来源: 郑州日报  
  但常涟贤为什么不让人取走屋中密室的藏金呢?

  几个人看了一会儿,皆默不作声,都在想着这个最后的疑团。

  过了一会儿,钱博堂才道:“不过是两百多块金砖罢了,一块金砖重五十两,合七百两银子。两百多块金砖一共也不过合十四五万两银子。为何要深藏入这样一座密室之中,并设下这许多的机关呢?真是想不通,若是放到钱庄里岂不更好一些?”

  陈文伟道:“我也觉着此事蹊跷,可能这些金砖不过是些障眼之物。”

  “先父确实有藏金之癖,在他的卧室之中,亦有十几块金砖。他不信任钱庄,所以一生当中从来未与钱庄打过交道。”常柘松道。

  张问陶回头问尤焕可道:“老弟以为如何?”

  “十四多万两银子,也算是笔巨款吧。常柘松的父亲常涟贤生前亦和下官交往过几回。下官感觉此人俭朴隐忍,守旧循规,多疑谨慎。藏了这多金子在此,倒也与他的本性相符。”

  “且不提这些金砖来自何处,但为什么常柘松不知藏金之事,姜兰却知道呢?如果说常涟贤是想把金子留给姜兰,所以只告诉了姜兰,并且在遗嘱中将古宅也分给了姜兰。但为何姜兰却只知屋内有金,却不知屋内还设有机关呢?常老弟,你又怎样看?”

  “先父在夜里突然中风,在梦中而亡,年仅五十三岁。他身子一直很好,此病发作前也未有任何征兆,恐怕是尚未来得及告诉我们吧。”

  “既是未来得及告诉家人,那么姜兰又是如何知道藏金之事的?”

  “姜兰与我父朝夕相处,而藏金又绝非一日之事,恐怕是偶然让他打听到的。”

  “这么说将藏金之屋传给姜兰,就不是令尊的本意了。可为什么遗嘱却把古宅分给了他。”

  “这个……”常柘松吞吞吐吐,欲言又止。

  张问陶见他说话有顾忌,对其他人说道:“诸位,先带着你们的人到屋外回避一下。”

  一会儿的工夫,人都走尽了,密室中只留下常柘松和张问陶两个人,一人打着一盏红色的西瓜灯,把两个人的脸都照得血红。

  “你说吧。”张问陶道。

  “这间屋子其实是我父分于我的。”

  “你父亲分给你的?遗嘱中不是说分给了姜兰么?”

  “遗嘱中说,庄园以一道石墙、一行杨树及一道篱笆为界。这条界线以北以西,便是分给姜兰的部分。但是,那道篱笆被人移动了,将这座本来是分于我的古宅圈进了姜兰的庄园里。”

  张问陶疑道:“你有证据么?不是你看了这里价值十四五万两银子的黄金便眼红了吧,想编个故事骗过我,以拿回你父亲留下的这笔巨额遗产。”

  “下官的确有爱财之心。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非我之物,绝不敢妄生贪意!移动篱笆的证人,就是姜兰的妻子姜成氏!是她亲口对我说的。”

  “胡说!既然你早已知道,为何早不报官?况且姜兰是姜成氏的丈夫,此屋又关系到她自家的切身利益,她如何能做出背夫之举?!”

  “大人不要忘了,姜成氏虽是姜兰的妻子,但她更是我家的家奴。她是随我母亲陪嫁过来的,自小看着我长大。此人心地善良,为人质拙淳朴,姜兰要暗中算计我家,她将真相透露于我,并非不可能!”

  “既然你早已知道,为何现在才说?”

  “当初,我以为姜兰是想贪个小便宜,多占一处老屋而已。我本就要此屋无用,又念他在我家做了四十多年的奴才,所以也就不与他争了。但既然此屋中藏有万两黄金,我又岂能白白送于姜家?大人若不信,可亲自去问姜成氏。”

  “好,我这就与你一同去姜家府上询问姜成氏。”

  三十七

  张问陶让知县尤焕可先回县衙,陈文伟带着几名衙役守住老宅。然后带着钱博堂,随常柘松来到姜府。

  姜成氏将三个人引进客厅,尚未等三人落座便絮絮叨叨道:“这是天意啊,当初我就劝他别干这缺德事,他偏说我是妇人之仁。这回可是遭报应了啊。”姜成氏坐在椅子上,嘴唇颤抖着:“我当年是陪着大奶奶来的常府,那年我十七岁;他是常家两代的家奴,打小就在常家长大。常家待我们可是不薄,末了还给了这么大一块庄园,又给了两千两银子的安家费,谁家的奴才能得到这么大的体面?能混到自立门户的分上,还不是常家施的恩?可这个天杀的就是不听,就是要占那个老宅子,说是什么缺德一时,享用一世。可老天还是有眼啊……”

  “这么说,篱笆的确移动过?”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