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米宽、6米长。住在这个堆满钢筋混凝土的城市里,这9平方米的阳台是我唯一可以亲吻大自然的地方。在这里,晚上可以用眼睛丈量星空,早晨可以用鼻孔吸吮清新的没有汽车尾气的空气,中午可以用脸颊承受和暖的南风,干枯的西风,凛冽的北风,顺畅的东风的抚摸!唯一的憾事是无法更近的距离与绿色接触!
我想人类在这个充满河流山川、绿树红花的星球上跣足裸身奔驰了几百万年,三四千年前的商周时期可能才有真正的衣和履,算是文明人了。只有1000年内,才有大都会的出现,而真正意义的摩天大楼林立,水泥马路交错,霓虹灯光闪烁的现代大都市出现,在中国不过百年,在郑州也是一二十年间的事。
你说在大自然的拥抱和沐浴里生活了几百万年的人们,突然割断了与自然的联系,那种感觉会是什么,是焦虑?是期盼?是渴望?
楼下倒有花木葱茏的小花园,那毕竟不能伸手可及,遥远了一些,不能抚摸它们的绿叶,不能就近闻它的花香,连提水灌溉、挖土施肥的可能性都没有。
我经常羡慕对面美编老禹的阳台,长长的牵牛花,到处缠绕的青青丝瓜,结满绿果的葡萄,连粉豆、仙人掌这些植物也充塞其间。他家的阳台简直就是一个悬楼花园。经常见老先生拿盆浇水,用剪刀修剪枝蔓和树条,一副悠闲自得的模样。
就想起了德国人的阳台。德国是一个自然资源贫乏的国家,可供他们种植树木花草的丰田沃土并不很多,但你到德国哪怕是只有几百户人家的小城镇,让人纳罕的是阳台上统统摆满鲜花,而且是清一色的鲜花,鲜花的花朵一定要下垂,向外面开放。在一个树木不多的城镇里,所有的阳台上布满鲜花,那这个城市就是一个大花园了。
我也曾在阳台上种过各种花木。那品种有些是名贵的,但是好景不长,特别是君子兰之类,不能太阳直晒,不能浇水太多,也不能太旱,养了几盆都枯萎了。好在一个侄儿学园林,经常来家教我,使我掌握了不少养花的本事和技巧。要养好养的花,要养本地生的品种,要养多次开花的品种。好了,我的阳台两三年内就有了昙花、仙人掌、月季花、常春藤,甚至还有番茄和辣椒,不是夸口,我的三盆朝天辣椒够我们两口人炒菜用了。那盆仙人掌三年就长得一人多高,简直就是一棵树。常春藤更神,掐一段扎进土里就能生长,我放在办公桌上的一小盆,不知被多少朋友掐了去。
阳台养花在这个城市已成气候。如果所料不错的话,那动力就是人们渴望自然,渴望绿色。如果把阳台养花动员起来,这个城市会增添多少绿色和亮丽。现在的现实是,有的阳台还是堆放杂物的地方,有的阳台主要用作晾晒衣物。我不知德国有无一个阳台养花的法规,还是一种社会习俗。我们如果发起一个动员,或者就形成一个地方性法规,阳台主要用来养花植绿,这无论对家庭的陶冶性情,还是绿化美化这个城市,更甚者节约城市的绿化费用,都是有好处的,如果这个三百多万人的都市家家阳台摆满鲜花,那么这个郑州不是城市花园又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