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信更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还编出两句歌谣:“盼闯王,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这对于水火之中的百姓来说,无疑是天籁之音,人们纷纷打开城门迎接闯王。
李自成就这样被一路迎接到了紫禁城。
已经多日没有嗅到血腥的李自成,第一次看到漂浮在金水河上的那些宫女,不知作何感想。这还仅仅是个开始,紫禁城将以一连串的死亡,来迎接不速之客。
崇祯皇帝最疼爱的小女儿,六岁的昭仁公主死在乾清宫东配殿昭仁殿。
崇祯另一个女儿,15岁的长平公主也倒在一片血泊中。她们都是父亲朱由检亲手刺杀的,在下手之前,父亲像是自言自语地说:“汝何故生帝王家?”长平公主并没有立刻死去,她被砍断左臂,于两年后病死。
袁贵妃倒在翊坤宫,她上吊的时候绳索断开,被朱由检补了一剑。除了《明史》说她未死,被清朝赡养终身外,其他史书都认定,袁贵妃当日殉国。
中宫周皇后吊死在坤宁宫,为防死后受辱,衣服所有开口处都用线密密封住。临死前,这位以贤淑著称的皇后对丈夫说:“妾事陛下十有八年,卒不听一语,至有今日!”
尸体中没有崇祯的三位皇子,他们在城破前夜被父亲送出紫禁城。分手时,父亲对他们说:“混迹民间,见老者称之曰翁,少者称之曰伯叔,幸而不死,为父母报仇!”
这三个可怜的孩子没能逃出北京,先是被李自成俘获,后又被清廷杀害。
崇祯皇帝的尸体在紫禁城北的煤山(景山)被发现,他悬挂在寿皇亭旁的一棵树上,陪伴他的只有太监王承恩一人。
李自成在东华门见到了朱由检,见面的方式可能是他从来也没有想过的。试看周秦汉唐宋元,究竟有几个亡国之君以身殉国?
李自成曾经设想过另外两种与朱由检见面的方式。在完成对北京的合围之后,他先后两次派投降的太监进城,第一次“议割西北一带,并犒军银百万两。”李自成表示只愿做割据西北的大顺王,如果朝廷舍得花钱,甚至还可以替崇祯抗击关外的清军。
不到一天,第二次派出的使者却又劝导崇祯“逊位”了。李自成终究抵不过龙椅的诱惑,他希望崇祯能够识相点儿,主动让贤。
然而,崇祯皇帝最终选择了自尽,殉国。
与崇祯同时殉国的,有二十多位大臣。其余活着的两千多位大臣,先是争先恐后地跑到李自成那里找工作,后来被农民军架在火上烧烤,逼其交出私产,再后来又纷纷投到清廷脚下,生前倒颇受礼遇,死后却大都被记录在《贰臣传》中,受尽新主人的奚落。
四
从进入紫禁城的第一天起,人们都在劝说李自成早日登基。典礼迟迟未能举行,可能与李自成的故乡情结有关。他曾经说过:“陕,吾之故乡也。富贵必归故乡。即十燕京未足易一西安。”
一个月后,农历四月二十七日,李自成终于在紫禁城举行了登基大典。
李自成的登基大典,却全然没有以往皇帝的威风。这实际上是他在紫禁城停留的倒数第二天。几天前,农民军主力在山海关遭遇吴三桂与多尔衮联军的夹击,全面溃败。
或许时间太过紧迫,他没有在金銮殿(太和殿)举行大典,而是选择了紫禁城西南的武英殿。
在这座微缩的金銮殿前,李自成举行了一场微缩的登基大典。李自成在紫禁城的记忆之墙上,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微不足道的夹缝。在224年的朱氏和268年的爱新觉罗氏之间,留下了特殊的一天,这一天紫禁城姓李。
第二天夜里,李自成黯然离开紫禁城。
五
公元1644年农历九月,6岁的爱新觉罗·福临在八旗铁甲的护卫下由正阳门进入北京城。
这个孩子好奇地仰望着前方一座高大的城门,高悬一匾,上面写着:大明门。这里就是中华帝国象征性的国门。几天后,这块牌匾被新主人翻转过去,以满、汉两种文字写上:大清门。二百多年后,这块匾额上的字换成了:中华门。
20世纪中叶,这座古老的国门连同那块翻来覆去的牌匾一同消逝不见,1976年,这里拔地而起一座著名的建筑,上面写着:毛主席纪念堂。
(完)
东方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