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8版:郑风
3  
PDF 版
春天来了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雪落长河
图片说明
图片说明
《千古名门》
看《越狱》杂感
“父母官”小考
我收到的贺岁短信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文史杂谈
“父母官”小考
王道清
中原网  日期: 2007-03-05  来源: 郑州日报  
  何谓“父母官”?“父母官”是封建时代对地方官员(如州官、县官)的一种敬称。但“父母官”原于何时何地,这一点却鲜为人知了。

  在新版《辞源》、《辞海》中,关于“父母官”的考证均出自宋代。其实,“父母官”的称谓应早于宋代,可以上溯至汉代,起始于南阳郡守召信臣、杜诗二人。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父母官源于南阳。

  有事实为证。据《前汉书》记载,西汉末年宣帝时,九江寿春(今安徽寿县)人召(应读邵)信臣出任南阳太守,“信臣为人劝力有方略,好为民兴利,务在富之,躬耕劝农,出入阡陌,开通沟渠数十处,灌田三万余顷”,“民得其利,蓄积有余”。信臣为民制定用水制度,刻石碑立于田畔,以防争水;禁止婚丧奢侈浪费。他在任期间,郡中百姓务本业努力耕田,发展生产,原来外出的百姓逐渐返回,户口倍增,盗贼狱讼减少,吏民亲爱信臣,尊为“召父”。

  又据《后汉书》记载,东汉建武年间,河南郡汲县人杜诗调任南阳太守。他“性节俭而政治清平,以诛暴立威”。他视民若子,省爱民役,亲自率领百姓兴修水利,大力开荒,扩大种植面积,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杜诗的这些富民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他在南阳任太守7年,将南阳郡治理得井然有条,郡内清平安宁,政化大行。建武十四年(公元38年),积劳成疾,病逝于任上。他清贫如洗,没有余财和田户,连丧事也无法办理,上报后,皇帝下诏令在南阳郡署内为他举办了丧事,国家拨出一千匹绢为其办丧事使用。南阳百姓为失去这样一位清官而痛哭不已,如丧父母。由于他受到南阳人民的衷心爱戴,时人方将杜诗比之于百年前的召信臣,尊称为“杜母”,遂有“召父,后有杜母”的民谣,并为他们修建祠庙,历代奉祀。

  前后《汉书》对召、杜二位太守的这些记载,在明清《南阳府志》中也得到了印证。清康熙年间,南阳府署大门外就建有召父、杜母二坊,世代纪念。

  由以上史书记载可知,“父母官”之称最早源于汉代南阳郡,最初仅指召信臣、杜诗二位太守,但当时使用“父母官”之称并不普遍,至宋代才得以推而广之。到了明清时期,“父母官”一词成为颂扬地方官的套语,继而成了州县“亲民之官”的代名词,甚至连那些贪官、庸官也以“父母官”自谓。

  可见,“父母官”之称距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起初是老百姓对那些为政清廉、勤于职守,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地方官的敬称,而非所有地方官都能享受这种敬称,更不能大言不惭地自称“父母官”。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