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庙岗在中牟县城西南16公里,与郑州市交界处的蒋冲村西1.5公里。此处岗陵起伏,地势显要,历为兵家必争之地。
据史料记载,春秋战国时期魏国为防御秦、韩国的入侵,于圃田泽西侧向西南延伸,修筑了一条古长城。此处正是魏长城所经之地,因这里地势较高,有利于边塞军事了望,便修有用于军事情报的“烽火台”。当地村民传说民国初年仍留有烽火台的遗迹,70年代修筑军事设施时遭毁坏。
老庙岗在这一代地势最高,春秋战国时道教创始人之一的列子出生在这里,并建有列子“御风台”。后人传说为纪念列子得道成仙及《列子》一书的传世,便在此又修建了列子庙。秦时庙舍被毁,唐朝初年,朝廷大量推崇道教理论学说。人们首先又于此修建大型“列子观”供人们祭奠。每年3月28日起有庙会。后人们称原庙址为老庙,岗呼为老庙岗,一直相沿至今。
唐时中牟曾建有两处“列子观”,除列子出生地一处外,县城西南又建一处。据明正德十年《中牟县志》载:大悲庵在县西南隅,即列子观。有唐李德裕题碑名,元未废。洪武二年尼僧原清改名。
老庙岗地势险要,1947年6月我军解放开封时,二野九纵在此阻击郑州东援之敌孙元良部,我军大获全胜。
今之老庙岗古长城和烽火台不复存在,数里之外仍能望见它的雄姿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