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8版:特别报道
3  4  
PDF 版
乡村女叫响国际大舞台
一个亿万富翁为何愿意当“村官”?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打印】  

乡村女叫响国际大舞台

中原网  日期: 2007-03-07  来源: 郑州日报  
  随便一句表态发言,促成了乡村文艺宣传队

  

  2000年6月,河南省妇女干校在登封市组织妇女“社会性别与发展培训班”,当时任中岳办事处东张庄村的王霞参加了这次为期7天的培训,“那时俺儿子出生还不到100天,为了能参加这次培训,俺找人看护孩子。”回忆当时的情景,王霞至今还记得很清楚。“培训结束后,老师问我们这些妇女学员们回村都有啥打算,”王霞说有的打算回去买车跑运输,有的搞养殖,说法很多,问到王霞时,“我随便说了一句,回去成立个宣传队,把学到的知识传给姐妹们。谁知道老师和领导把俺这话当真了。”7月份,河南省妇女干校主任梁军突然询问王霞成立宣传队的情况,王霞说自己当时不过随便说的。梁主任说怎么能随便说呢,于是协调拨款1万余元给王霞,购买演出服装和乐器,“就这样,我们有了硬件设施,当时组建宣传队起名就叫彩霞文艺宣传队。”

  

  第一个自编自演剧目,在当地引起轩然大波

  

  “彩霞文艺宣传队的第一个演出剧目叫《山花》,是我们自己编剧自己演出的。”说起当年刚成立彩霞文艺宣传队和第一场龙头戏,王霞感慨不已,“演员全是俺村的乡亲,没有一个是专业的,没有高超的演技却有自然的真情实感。导演是国家一级导演夏相林,梁军老师的夫人马牧为我们谱曲。他们在俺村吃住两个多月,从没花俺村一分钱。而且排练和演出的费用也是他们全部包揽。”《山花》首场演出是在登封市少林宾馆,时间是2001年5月,观看演出的是全登封市各村的妇女主任,演出在当时一石激起千层浪。“当时有村干部就告我们把他们演成黄世仁,有的找上门来跟我们理论。”还有的群众风言风语,遇见在剧中扮演妻子的演员的孩子,就会嘲笑说:“你娘又给你找了一个爹。”遇见扮演丈夫的演员,就讽刺说“这主儿真有艳福,家里搂一个,戏台上再抱一个。”王霞说自己最伤心的是有两对夫妻因此分道扬镳,“不过现在他们已经复婚了,是《山花》感动了这些做丈夫的。”记者了解到,《山花》反映的是在当时的农村,大多数农民仍然要以土地为主,许多农村妇女因为结婚、离婚、丧偶、男到女家落户等原因而失去责任田、口粮田和补偿金,使他们的家庭陷入贫困,子女被迫辍学,还有的因为害怕失去土地而不得不长期忍受家庭暴力的摧残。

  

  《山花》在全国多个省市巡回演出,并应邀赴港

  

  《山花》演出后,社会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当时我们只有22名成员,大家都承受了很大的压力。”王霞说,但是王霞和她土生土长的彩霞宣传队并没有因此屈服,她们揣着《山花》,去湖南,到湖北,进云南,走山东,赴北京,演出一场接一场,场场爆满,掌声雷动。2002年7月25日,应香港乐施会的邀请,王霞和她的彩霞宣传队把《山花》亮相在了亚洲剧社的广阔舞台。

  

  每年演出100余场,一年一个剧目

  

  尽管彩霞宣传队年年演出十分频繁,陪同记者前往登封市中岳办事处东张庄村的中岳办事处宣传委员刘跃杰告诉记者,宣传队员全部尽的是义务,“她们趁农闲时节排练,农闲时节演出,平均每年演出100多场次,而且每年都有新剧目。”刘跃杰兴致勃勃地说,“内容也很广泛,有宣传国家法律法规的,有鼓励农民多种经营发家致富的,有宣传计划生育政策的。”

  

  平凡农家女 笑盈盈走进央视

  

  彩霞文艺宣传队异军突起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2003年秋季,中央电视台《半边天》摄制组赶赴登封,专题采访摄制,2005年9月,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播出《彩霞和她的宣传队》。北京打工的王霞丈夫于自豪在北京收看妻子做客央视,心情无比激动。性格内向的于自豪支持妻子也分享妻子的成就,却很少对外人表露。3月1日上午记者在他家门口采访王霞,王霞特意喊来丈夫跟记者见面。“过了农历正月十六,俺自豪就要去北京了。”王霞笑着说,一直到记者中午离开东张庄村,于自豪始终没有说一句话,脸上始终带着腼腆的微笑,他跟在妻子王霞的身边,微笑听王霞跟记者娓娓叙说农家乐文化协会历时6年的风雨变迁。

  

  《草根儿的声音》成为清华大学、南开大学教材

  

  王霞和她的农家乐文化协会声名远播,小山村引来了许多学子慕名参观,采访中王霞拿出一本厚厚的笔记本给记者看,“这是大学生们参观俺农家乐后写下的留言。”记者饶有兴趣翻阅着:2005年5月1日,北京师范大学“农民之子社团”一行10人不远千里来到中岳办事处东张庄村,在前后7天的时间里,他们对王霞和农家乐文化协会有了跟深入的了解。一位社团成员在留言簿写道:这里是一片清湛的天空,天空下生活着一群欢乐的孩子;这里是一片深沉的土地,土地上生活着一群可爱的乡亲。2006年9月,在参观了王霞和她的农家乐文化协会后,郑州大学的乔香萍在留言簿上这样写道:纯朴的人们耕耘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在这儿我了解了更多的书本和自己生活环境中所不知道的风俗、传说。另一个姓靳的郑大学子饱含深情地写道:崇山峻岭练就了你们坚韧与豪迈,深潭涓流孕育出你们的智慧与才情,耕、种、采、摘、养、殖经营着自己的幸福生活,吹、拉、弹、唱、敲、打演绎着自己的艺术人生。真诚祝愿在建设新农村的征程中谱写你们最美的乐章。“俺协会编写演出的剧目制作成了专辑,题目叫《草根儿的声音》,现在已成为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研究农村文化的教材了。”王霞自豪地说。

  

  农家乐文化协会成立“反家庭暴力”组

  

  “俺农家乐协会包括四个小组,文艺宣传组、老年互助组、健康生活组、反家庭暴力组。”站在简陋的农家乐文化协会,王霞向记者介绍目前农家乐文化协会的境况,“刚成立彩霞文艺宣传队那会儿我们只有一个村,22个成员,现在是4个行政村60多个成员。这里面年龄最大的今年70多岁,最小的21岁,清一色的农民。”记者了解到,农家乐文化协会文艺宣传组主要负责各种文艺演出。老年互助组主要是帮助老年人适当搞一些家庭养殖和小范围的娱乐活动,使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健康生活组主要是关注协会成员健康。反家庭暴力组当然是调解一些夫妻矛盾、婆媳纠纷等,“我们的原则是:活跃文化生活,开展自我教育,倡导男女平等。”王霞笑着说。副会长范军梅对记者说,加入农家乐协会的条件非常严格,必须经过严格的“政审”才能入会。

  

  美国、英国学者与农家女对话

  

  2005年1月15日,彩霞文艺宣传队更名为中岳办农家乐文化协会,协会与王霞家门口一路之隔,“这三间瓦房是租乡亲的,办事处给我们出的房租。”王霞告诉记者。走进屋子,只见靠墙摆有十几个凳子,土墙壁上贴着手工的农家乐协会会歌。应记者请求,王霞当场演唱起来,“学法律,讲科学,破除迷信反赌博。团结友爱树新风,日子越过越红火。我敬你,你爱我,互助互敬是楷模。携手同奔小康路,一路欢笑一路歌。”记者忍不住鼓掌称赞。

  “去年农家乐协会来了一批美国妇女,一批英国妇女。”王霞告诉记者说,“她们前后都住在俺家,白天在村里转转看看,夜里就跟俺住在一起闲聊,她们的汉语说得非常好。她们最喜欢喝咱这里的玉米糁和我做的手擀面条儿。”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社会人类学讲师白稣姗女士跟王霞谈得最投机,并在农家乐文化协会留言簿上用英文亲笔留言。记者问王霞目前做什么,陪同记者采访的刘跃杰委员对记者说,王霞没有正式工作,目前在中岳办事处做临时工,每天必须按时上下班。“公婆健在,女儿上高中,儿子上小学,我和俺自豪得养活一家子呢。”王霞说,“农家乐文化协会是尽义务,但我必须干点别的挣钱,自豪一个人太累,把他累着了是我的罪。”说得周围人都笑了起来。

  

  荣誉纷至沓来,王霞和农家乐文化协会宠辱不惊

  

  2005年4月,王霞应邀参加由中国乡村建设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晏阳初平民教育与乡村建设委员会、晏阳初建设学院合办的中国新乡村建设论坛 。

  2004年5月,王霞赶赴中国翟城,应邀参加2004中国农民综合能力建设交流会;

  2005年12月,王霞荣获“和平妇女荣誉证书”。证书这样写到:王霞女士对和平作出杰出贡献,获“全球千名妇女争评2005年诺贝尔和平奖”国际委员会提名,列入全球千名妇女名单,集体争评2005年诺贝尔和平奖。

  2006年11月,王霞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参加2006年年度经验交流会,主题是论新农村建设与农民合作组织。

  据悉,2007年3月份,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社会人类学讲师白稣姗女士将率队再次来到中岳办事处东张庄村,再次与王霞和农家乐文化协会亲密接触。

  核心提示

  从6年前的“彩霞文艺宣传队”到今天的“登封市中岳农家乐文化协会”,今年39岁的河南登封市中岳办事处东张庄村村民王霞和她的姐妹们,风雨兼程,经历6年的辛酸坎坷,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乡村文艺宣传队推向了国际舞台。

  本报记者 李晓光 通讯员 张朝晖 赵晓聃 文/图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