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郑州城乡有不少的个体经营者。由于经营项目,贴近群众,生意红火,备受欢迎,颇有名气。至今在一些街巷、村庄的名称中,无不深烙着时代的印痕和历史的足迹。
民国初年,芦汉铁路通车后,天津商人林应民等来郑选址东三马路西头路南(现十五中学西隔壁),投资建成大东机器制造厂,厂周围形成的街巷,群众把它叫大东胡同,沿袭至今。1919年,开封牛吾鑫在窦府寨村北办了一个牛记手工织布厂,之后,人来人往地多起来,这里形成了街道,被人们称为布厂街。1920年,郑县商会会长田敬波在东三马路中段路南建起一个德成肥皂厂,厂房前面形成的街道名叫德成街。郑汴公路南有一个小店村,据传:清朝年间,从北郊老鸦陈来了一位姓陈的村民,在郑州到开封的官道上开了一家小饭店,因饭菜质量实惠,生意很好,路人多称之为小店陈。后来人口日渐发展,形成较大村落,人们一直沿用此名,现在简呼叫小店。位于十八里河北部有一个北刘庄,刘姓人家最早定居于此,因而村名叫刘庄。村中农户有制作粉芡、凉粉的传统副业,家家户户几乎都做凉粉卖,名声远扬,传遍市井城乡,群众亲昵地叫它凉粉刘,1988年更名为北刘庄后,村民仍习惯把村子叫凉粉刘。
大学路与中原路交叉口东南角,有个菜王村,明朝洪武年间,有一对王姓夫妇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开荒种菜,繁衍生息,逐渐形成村落,他们勤劳能干,种植的白菜、冬瓜个大质量好,很有名气,有“菜中之王”的美称,故将村名称为菜王。解放后,村子越来越大,又派生出新菜王村,现在是一个较大的城中村了。位于二七区侯寨乡东南7.2公里处,有一个石匠庄村。明代,有位善长锻造石磨的李姓人家,带动了乡亲也从事锻石磨谋生,经过几代人的繁衍生息,此地逐渐发展成一个村庄,村人为纪念这位技艺高超的老匠人,故名石匠庄村。近些年,因这里种植樱桃历史悠久,为扩大当地樱桃的知名度,2003年2月17日,石匠庄村更名为樱桃沟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