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9版:史海拾珠
3  4  
PDF 版
非洲祖先的移民史
新中国礼炮是如何研制的
名臣为何难保晚节
亲情也是玻璃的
随手关门
人狗情未了
何必焦虑
毛主席纪念堂选址内幕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名臣为何难保晚节

中原网  日期: 2007-03-16  来源: 郑州日报  
  寇准有好始无善终

  历史上的寇准为人刚直而敢于言事,以至于宋太宗曾说:“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征也。”由于在抵抗辽国时的功劳,寇准被提升为宰相,受到天下万民的景仰,当时民间就流传有“欲得天下好,无如召寇老”的说法。但是,晚年的寇准,在个人生活上追求新潮和时尚,喜好歌舞和酒宴。据说他的酒量非常大,所以在每次酒宴时,都要拉着客人豪饮,使许多同僚苦不堪言。有的手下为了博取寇准的欢心,便强行喝酒,结果有几位竟然因此丧命,其家属直闹着打官司。

  另外,晚年的寇准还非常奢侈。由于家中经常举办大型歌舞晚会,他下令在其豪宅中到处都点上蜡烛,即便厕所、马厩里也不放过。他家每天都要消耗大量蜡烛。而蜡烛在当时对于老百姓而言还是绝对的奢侈品。每当他家的歌舞晚会结束后,寇准都会慷慨地对演员们进行赏赐。

  像寇准这样的生活作风注定要成为政敌攻击的对象。更何况,晚年的寇准自命缔结“檀渊之盟”有功,时常表现出居功自傲的苗头。结果,朝中另一位大臣王钦若便乘机向皇帝说寇准的坏话,寇准因此日益受到冷落。最终,失势的寇准丢掉了宰相一职,被贬到了遥远的雷州担任小官。一代名臣有好始而无善终,千百年来引来人们无数的慨叹。

  徐阶老来贪婪犯大错

  明代嘉靖年间,内阁首辅(即宰相)徐阶曾对国家的安定做出了积极贡献。他整顿吏治,招纳贤良,使海瑞、戚继光、张居正等官员得到重用,一时成为众望所归的名相。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有作为的大臣,却在晚年犯下了大错。当徐阶在朝中执政时,他的子弟们依仗其权势在家乡华亭横行不法。据说徐家在苏松一带竟侵占田地24万余亩,引起了巨大的民愤,这当中徐阶负有很大的责任。在朝廷舆论的压力下,徐阶被迫提前退休。但是,退隐在家的徐阶却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1659年,吴中一带发生饥荒,著名的清官海瑞受命前来赈济灾民,为了发动富人捐助,海瑞首先来到当地首富、退休相国徐阶家,希望他配合朝廷,退还百姓的田地,并遣散一部分家奴。然而贪财的徐阶只是表面上应付海瑞,暗中却消极抵制。为了报复海瑞的“不给面子”,他还悄悄向朝中党诩写信,唆使他们在皇上那儿弹劾海瑞,结果造成海瑞被罢官。

  徐阶的所作所为,不但在老百姓中引起了公愤,也使他的政敌抓住了把柄。不久,在新任首辅高拱的支持下,徐阶的两个儿子被判充军,一个被革职为民,他家数万亩田地也被没收充公。当官兵前来带人时,徐阶的儿子们抓住他的衣服号啕大哭,徐阶也只能无可奈何地说:“吾方逃死,安能相活。”

  摘自《小康》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