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尔巴乔夫的困惑
田家英自26岁起担任毛泽东的秘书,在毛泽东身边工作了18年,田家英热爱毛泽东的诗、文、字,收藏了很多毛主席的诗、文、字并常与毛主席交流阅读和创作诗词的体会。
热爱毛泽东的诗、文、字
建国前,田家英从当时能够找到的毛泽东著作中,摘录大量成段的论述,按编排,整整齐齐地编了五大厚本,并一直带在自己身边。建国后,中国青年出版社作为《一个同志的读书笔记》印成内部读物出版,这是第一部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他参加并负责了《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的编辑与注释工作,有几篇重要讲话,如《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都是他根据记录稿整理的。每一卷出版时,田家英都写评介文章或代新华社起草篇目介绍。
毛泽东的书法,轻若寒烟,重如崩云,点像沧海,划似银河,气势磅礴,堪称古今书法艺术中的珍品。田家英喜欢欣赏书法艺术,收藏了上千件清代学者的墨迹。他常将自己收藏到的书法价值高的草书送毛泽东欣赏。毛泽东也让田家英代找各种草书字帖。
在田家英的收藏中,最受珍视的是毛泽东的手迹。哪怕是片纸只字,他都从不放弃。他把毛泽东练字或为人题词选剩下的废页零张收集起来,拓裱整齐,收集了一大本。
毛泽东练字时常常书写自己过去的诗词。田家英收藏的毛泽东手迹也以毛泽东的诗词为多。现存中央档案馆田家英收藏的《毛泽东诗词手稿》,是1964年装裱成册的。
对毛泽东诗词的贡献
《诗刊》1957年创刊号上,由于发表了毛泽东诗词18首,出现了排队买《诗刊》的热烈场面。1958年1月,《蝶恋花·答李淑一》在湖南师范学院院刊上公开发表。在田家英参加下,经过对以上19首诗词的编辑,文物出版社于1958年9月出版了刻印大字本《毛泽东诗词十九首》。12月,毛泽东在广州看到这个刊本,在书眉上写了说明和十二条批注。1958年10月3日,《人民日报》发表毛泽东《送瘟神》七律二首。至此,公开发表的毛泽东诗词已有21首。
1961年初,《人民文学》编辑部周明等在邓拓那里看到邓拓保存的毛泽东1929年至1931年于马背上哼成的词六首。他们抄录下来带回编辑部。主编张天翼、副主编陈白尘读后,击节称赞,很想在《人民文学》上发表,遂呈送毛泽东审阅,请示并要求准予发表。这年,毛泽东倡导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田家英在毛泽东布置与安排下率一个调查组于1月下旬去了浙江。
4月下旬,在杭州,田家英向毛泽东汇报浙江调查的情况,毛泽东要田家英将《人民文学》编辑送来的他的词六首填上词牌,并查找“共工怒触不周山”的典故。田家英很快完成了任务。毛泽东在田家英查出的“共工怒触不周山”典故的基础上,为“不周山下红旗乱”句作了一条长达400多字的注。《词六首》和作者原注在《人民文学》1962年5月号上发表。田家英为作者原注的写成所作的查找资料的贡献是不应忽略的。
1963年12月,文物出版社和人民文学出版社同时出版了《毛主席诗词》(三十七首)。在出版之前,先出了个征求意见本。
遵照毛泽东的意见,开了一个有20余人参加的会议,好几位中央负责同志和文艺方面的领导人都出席了。毛泽东用大粗铅笔写了张条子:“请同志们一议。”与会者对毛泽东的诗进行了认真的讨论。诗人臧克家托田家英代转了23条意见,其中有13处为毛泽东所采纳。在编辑过程中,田家英还经常同诗家交换意见,共同探讨毛泽东诗词的用典及含义。有一次,他在电话中告诉臧克家:毛泽东同志有首词的起头,是有意仿照辛稼轩(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在唐诗中,毛泽东最喜欢李白、李贺、李商隐的诗。
在宋词中,毛泽东最喜欢苏东坡和辛弃疾的词,《稼轩长短句》是毛泽东经常放在身边的一部书。田家英的话对帮助理解毛泽东诗词有着重要意义。从担任毛泽东的秘书开始,田家英就注意收集毛泽东诗集。《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是由于田家英的收集才得以保存和流传下来的。1949年春天,党中央、毛泽东由西柏坡迁到北京西山。4月13日晚上,人民解放军攻占了南京“总统府”,结束了蒋介石22年的统治。消息传来,毛泽东感到由衷的喜悦,焕发了浓郁的诗兴,当即吟出《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诗一首。田家英抄录收集下这首诗。
这次编辑毛泽东诗词,田家英把这首诗送给毛泽东,毛泽东说忘了还有这一首。于是,毛泽东根据田家英提供的抄本,经过核对,随即书写了这首诗。中央档案馆张景堂同志说,中央档案馆保存的毛泽东诗词手稿,有田家英保存的,有从江青处交来的,每首诗词都有重件,惟独《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只有田家英的一件。
与毛泽东的共同爱好
与交流
中国向来有“诗国”之称,诗词艺术传统深厚,源远流长,数千年间,作者如云,名家辈出。毛泽东和田家英都酷爱中国古代诗词。毛泽东对《诗经》以下中国历代的诗词曲赋差不多都广泛地阅读过,其中读得最多的是《楚辞》、唐诗、宋词和元曲。他能全文背诵的诗词不计其数。田家英也读过很多古诗词,且能一字不差地背诵出许多古诗词,工作疲倦时,他常以背诵古诗词为娱乐,既换脑筋,又陶冶情操。
摘自《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