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潘燕 孟斌)“十一五”期间,本市将培育和发展10家以上具有区域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供水、热力、燃气、金融、城市公交、汽车、会展等行业中的一些重要骨干企业将发展成为中部地区乃至全国一流的企业。昨日,市政府印发了《郑州市“十一五”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专项规划纲要》,对本市国有经济未来布局进行部署。
现状:全市国有企业家底710亿
《纲要》显示,截至2005年年底,全市国有企业共306户,资产总额710亿元,负债总额573亿元。306户国有企业中,市本级149户,资产总额560亿元,负债总额470亿元。
截至2005年年底,由市国资委监管的主要国有大中型企业共28家。这些企业中,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盐业专营、交通运输、金融等类企业是我市国有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
目标:培育10家以上大公司集团
《纲要》制订了“十一五”期间市属国有企业发展的目标:资产总额将由560亿元增加到100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10%;国有所有者权益由86亿元增加到15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12%;年销售收入由83亿元增加到20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19%。
同时,本市将培育和发展10家以上具有区域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供水、热力、燃气、污水净化、金融、投资、城市公交、交通运输、汽车、会展等行业中的一些重要骨干企业发展成为中部地区乃至全国一流的企业。
任务:重要行业国有经济控股支配
按照《纲要》规划,国有资本的产业布局将实现“三个集中”:向支撑、带动全市经济发展的电子信息、汽车、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向煤化工、水电气、公共交通等资源、能源材料和基础设施等提供重要产品和服务的产业集中,向重要战略物资储备和为人民生活提供必需品的关系国家和地方社会经济安全的产业集中。
对于不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和盈利能力的竞争性行业,国有资本将通过企业改制、资产重组和关闭破产等方式,实现部分或全部退出。对涉及城市安全、公共利益的领域和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行业的优势企业,将力争保持国有经济的控股支配地位。
举措:有退有进 分类实施
——供水、供热、供气、排水和城市公交等市政公用事业企业。一方面要保证国有资本必要的增量投入,不断完善管网等基础资源建设,另一方面要结合建立政府特许经营制度,通过资产重组、合资合作和组建资产营运公司等形式,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并参与国有企事业单位的产权制度、经营方式改革。
——金融、投资企业。发挥金融对经济的核心作用。做大做强郑州市商业银行,条件成熟时,以郑州商业银行联合中原城市群中优质城市商业银行为主体,通过资本重组、增资扩股等股份制改造方式组建中原发展银行,逐步使之成为具有河南品牌、业务范围遍及全国的股份制商业银行。
——会展企业。经过3~5年的努力,使中国郑州国际会展有限责任公司发展成为以区域性会展为基础、国际性会展为主导的大型会展企业,使之在把郑州市建成中西部会展之都和中国会展名城的过程中发挥骨干和核心作用。
——汽车企业。通过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加快郑州轻汽改制和重组步伐,不断扩大企业规模和汽车产量,使其产品成为国内的一流品牌。
——纺织服装企业。纺织企业将通过加快规模扩张和产品升级,全面提高纺织、织造、印染后整理和服装设计加工水平。结合企业改制进行加工中心的转移、整合和迁移。推进传统产业高新技术化,实现由劳动密集型向资金、技术密集型转变。
——化工企业。开普集团作为河南省大型的氯碱生产企业和国内有机中间体生产基地之一,通过推进改制和股份制改造,企业由国有控股公司转变为国有参股的股份公司。在五年内分期投资建设大型化工园区。郑州新天地农化有限公司、沙隆达郑州农药有限公司通过资产转移和搬迁建设,实现产权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
——机械、电子企业。郑州电缆集团、白鸽集团公司、郑州电气装备总厂等企业曾对郑州工业相关领域的发展起重要促进作用。一方面加快这些企业的产权改革和人员分流,另一方面采取重组、兼并等方式,对部分优良资产和优势产品实施“脱壳”。
——房地产、旅游企业。加强市属国有房地产、旅游企业及市属国有企业下属房地产、旅游企业的整合以及同其他性质的房地产、旅游企业兼并、重组,积极推进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房地产、旅游集团企业。
——食品、医药企业。对郑荣集团实施整体改制,国有资本全部退出,职工身份转变,规范建立新型的劳动关系。通过租赁、联营、引进战略投资者等办法,盘活中原制药厂闲置资产,努力解决资产重组中面临的种种困难,积极推进其重组、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