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2版:郑风
3  4  
PDF 版
图片说明
我在金三角卧底十年
古诗里的清明
中国古代的外事宾馆
我与李宗仁
郑州曾是水乡泽国(一)
清明节习俗
图片说明
生 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博古斋
清明节习俗
王吴军
中原网  日期: 2007-04-05  来源: 郑州日报  
  民间有句俗话:“三天清明五天年”,说的是清明节的时候,家家户户要吃三天的冷食。据民间传说,春秋时期,晋文公尚未成就霸业的时候,他和介子推等人流亡各地,在极端饥饿时,介子推忍痛割掉自己的股上之肉给晋文公充饥,并辅佐晋文公复国。晋文公复国之后,介子推却不居功求官,而是和母亲一道归隐在绵山,勤俭度日。晋文公多次召介子推出山享受荣华富贵,介子推都不肯出山。晋文公无奈,只好放火焚烧绵山,想借此逼迫介子推出来。介子推依然坚决不出,抱木被烧死在山中。后来,晋文公厚葬介子推,并下令,介子推被烧死的这天,全国要禁止烟火。而这天正值清明节的前两天。东汉时期,改为全国在清明节吃冷食三天,因此,清明节又被称为寒食节、禁烟节,民间谓之“寒食清明”,也保留着在清明节吃冷食的习俗。

  吃红鸡蛋也是人们过清明节的一种习俗。在过去的乡下,清明节的前一天,许多人家就把鸡蛋或鸭蛋煮熟了,并用红纸把鸡蛋或鸭蛋染成红颜色,还有的人在蛋壳表面画上美丽生动的图案,作为清明节的冷食礼品赠送给亲友或邻居。据说,吃红鸡蛋、红鸭蛋和送画蛋的习俗,在隋朝和唐朝时期非常盛行。

  过去还有一些人家,每年的清明节要做一种叫“子推燕”的面食。顾名思义,“子推燕”是用来纪念介子推的,其做法是,先把面粉和枣泥揉搓在一起,捏成燕子的模样,然后放在笼屉里蒸熟,出锅后冷食。当时,许多人家还把这种精心制作的面食用柳条串起来,挂在门上,以此来纪念春秋时期的介子推。

  由于清明节前后柳树已经绿意盎然了,所以,清明节家家户户的门上都要插柳条,孩子们的头上要戴着缀满各种花朵的柳条圈儿,年轻的妇女要采柳叶簪髻,然后结伴洁服出游,谓之“踏青”。古诗中说:“踏青侣伴过南塘,二月春风夹路香。蜂蝶紧随衣袖舞,田野十里菜花黄。”描述的就是清明节踏青春游的事情。过去,还有许多人喜欢在清明节前后到田野里挖野菜,然后用清澈的井水洗干净,做成馅,包野菜饺子吃,那就使得清明节更是别有一番美妙的风味了。

  当然,清明节扫墓更是沿袭至今而不衰。在生机勃勃的春天里祭拜去世的先人,不忘过去,珍视现在,更好地创造未来。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