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2版:郑风
3  4  
PDF 版
图片说明
我在金三角卧底十年
古诗里的清明
中国古代的外事宾馆
我与李宗仁
郑州曾是水乡泽国(一)
清明节习俗
图片说明
生 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郑州地理
郑州曾是水乡泽国(一)
李济通
中原网  日期: 2007-04-05  来源: 郑州日报  
  如今郑州缺水。地下水、地表水都缺,尤其常流不断的水系更少。但在古代,郑州却是河、渠、滨、汊纵横交错,湖、塘、池、泽星罗棋布的水乡泽国,其主要河流有:

  汴河,源于荥阳大周山,与鸿沟相通,又名小黄河、大沟和汴渠,也称莨荡渠。为战国魏惠王十年(前360年)开凿的古运河。西汉时黄河泛滥,受其影响,河道为之淤塞,汉明帝命王景疏浚,使荥阳以下黄、汴分流。黄河东流入海,汴河南流入淮。后隋帝使人拓宽,渠宽增之四十步(20丈),水深丈余,可行大型舟船。又筑傍河御道,堤上广植杨柳,时称“汴河新柳”,为当时郑州“八景”之一。唐、宋时,漕运南及江浙,东通汴梁,为中原重要水路。所以有“隋受开凿之劳,唐享转输之利”之说。北宋时,其地位更为重要,可将江、浙、湖之粮食、土特产品,直运开封,并设专门机构进行管理。不过北宋以后,这里成为南宋与金的分界线,战火频仍,遂逐渐荒废。至元十七年(1280年),由贾鲁再行疏修,改名贾鲁河,终因时局我变,政治中心转移等原因,失去转运功能,而沦为一条区域性小河。

  潮河,亦名栾河,龙须河,在州南15公里处,流入圃田泽的一段,又称龙须河。因一日三潮(三次起落)而得名。河水富含泥沙,夏秋更甚。南由曹北流,同七里河汇合后,入贾鲁河。郑州东南一带的沙土地,多因它冲积而成,为当年郑州最大的水患之源。

  金水河,俗称泥河,在州西一里处。源于州西南梅山之黄龙池,北行东流辗转至郑州城西,再入西、北城壕而东流,最后流至贾鲁河。此河水位无常,雨季泛涨,波涛汹涌,平时如同小溪,水势弱小。

  七里河,在州南七里处,系分东、西两支,土名岔河,源有梅山、泰山、郭店西三处,合流东北为十八里河。流经地区分别叫武家河、安家河、魏家河等,经水磨周而北注祭城,与金水河会合,名曰郑河。引水可以灌溉,沿途多有水磨,是条曾经造福郑州一方的利河,但因后来下游不畅,夏秋经常泛滥,不时为患。

  索须河,由西北隅双桥入境,东流入贾鲁河。沿途水势不大,但河水清冽,甘甜无比。当年郑产“双桥酒”所以出名,实与用该河之水酿造有关。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