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6版:经济新闻
3  4  
PDF 版
金星是怎样酿出中国名酒的
电梯开不开 是态度问题
五一将至 车票紧俏
百企千岗进校园
首季收入突破亿元
人民币收藏市场升温
中国电话用户突破8.5亿户
酱油抽检合格率81.8%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打印】  

金星是怎样酿出中国名酒的
■本报记者 陈 锋 实习生 冯亚平 文/图
中原网  日期: 2007-04-23  来源: 郑州日报  
  “贵族”原料酿出金星口味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想酿出口感优良、受消费者青睐的啤酒,必须有优质的原料。金星啤酒所用原料,均是在全国范围内精挑细选而来,啤麦和啤酒花更是飞越千山万水,从澳大利亚和美国运来的。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有适宜的土壤、丰富的降水和干燥的收获期,那里生产的大麦无论是千粒重、纤维素和B-葡聚糖含量,还是发芽率、色泽,都是世界最优质的大麦品种。所以,用澳新州大麦酿造的啤酒之美味、泡沫之丰富,为世界消费者所公认。啤酒花深加工产品品质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啤酒的口味。为了让消费者能享受到高品质的啤酒,金星果断拍板,高价进口美国啤酒花,而且采用真空包装使之与空气永久性隔绝;存放在5℃以下的冷库中……

  大米取自“中国第一米之乡”原阳,水取自1000米深的地下,酵母菌是金星联合中国食品发酵研究院研发的……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贵族”原料,经过金星特有的工艺处理,成就了金星特有的口感。

  50个控制点严把品质关

  很多人认为,管理是解决效率问题的。但在金星人眼里,管理更是保持恒定质量的必由之道。这一传统,是从金星起步时就着手锤炼的。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金星就引进了美国成功企业的管理理念:在全厂建立了8道关口、25道防线和50多个质量控制点,实行集团、分厂、班组“三级管理,全线把关”的质量监测体系,每道工序都对上道工序的产品质量负责,实行质量否决制,决不让一瓶不合格的酒出厂。

  熟悉的人可能知道,金星早期曾毫不犹豫地倒掉上百吨口味不佳的啤酒,也曾因质量问题把某副厂长直接降为一般员工。类似的事件,显示了金星为产品负责、为消费者负责的决心,也促使金星把“零缺陷”管理做得更坚决,更彻底。金星集团董事长张铁山曾说:“我们过去的质量管理是事后检查,一旦发现产品有质量问题就会造成很大的浪费。‘零缺陷’管理的要义是管好啤酒生产的每个细节,把管理重点由事后检查转向生产过程中的控制,使员工一次就把事情完全做好。”

  三大巨星增添金星光芒

  细心的市民近日发现,无论是市内的公交车辆,还是高速路旁的广告塔,无论是广播的声音,还是电视的画面,由黄健翔代言的金星啤酒广告都在进行着高密集的“轰炸”,以至有人感叹“满城尽是黄健翔”。

  其实,靠自己的形象和影响力“吆喝”金星啤酒的,黄健翔并不是第一人。在他之前,腾格尔、胡兵等演艺明星已经为金星“倾倒”了。只不过,今年金星的选择更大气,表演更出色。

  作为国内啤酒业第二梯队的领头羊,金星一向注重品牌建设。经过20年的磨练,金星已从一个地方小厂“出落”成全国第四的啤酒巨头,通过自建分厂实现了全国化布局,这一次又将问鼎“中国名酒”的桂冠,金星的品牌全国化战略让众多国际巨头刮目相看。有人说,金星欲借黄健翔完成品牌塑造的又一次华丽转身,此举不但使金星搭上了体育营销的快车,也为淘金北京奥运埋下了伏笔。

  商务部第六届“中国名酒”评定初选名单日前公布,河南仅有3品牌入围,金星啤酒居其一。中断17年之后重启的“中国名酒”评定受到了商家、消费者和社会各界的热切关注。俗话说“没有金刚钻,揽不上瓷器活”。在如林“高手”中挺进名酒大名单,金星有什么过人之处?

  相对于晋身中国名酒及其带来的冲击波效应,金星啤酒集团总经理王智更看重晋身背后的东西——质量和品牌。他说:“质量和品牌是金星的立身之本,也是金星跨入中国名酒的锐利武器。”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