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郑州商埠的餐饮业店堂到处可见。拿风味菜肴来说,就有京、津、粤、闽、鲁、湘、苏、杭、川、豫,清真、素菜等10多个帮别,还出现了西餐、西点和酒吧。在众多的餐饮业店堂中,根据它们的经营状况,命名时分为不同类型。通过走访餐饮业中的老人们得知:旧时郑州餐饮业的分类,是仿京、津办法,从清末民国初年兴起的。
第一类皆以“饭庄”(店)命名。
饭庄,经营规模大,饭菜品种多,以能承应婚丧寿诞、包办酒席的买卖为主,平时招揽零星散客。如1920年开封人程如明在大同路西头开设的豫顺楼饭庄,建有两层楼房,除有大堂外,单间雅座有几十个,购置银餐具、乌木镶银筷子,摆设布置得相当考究,聘有八方名厨高手,是当时郑州市首屈一指的饭庄。
饭店,据说它是由西方传入的舶来品,它具有吃、住的双重职能。1913年,法国人在火车站东边开办的“法国饭店”,经营西餐、面包、酒吧和旅馆,是外籍人唯一的食宿地。又如郑州毛庄毛虞岑1933年在一马路北口路西开办的“华阳春”饭店,楼高4层,装有电梯,设有水塔、锅炉。经营中西餐分为餐饮、住宿、浴池三个部。经营中西餐,设有雅座,招聘南北司厨,满足四方来客。住宿床位近千张,有盆塘、淋浴和大池。饭店顾主多系社会上流。
第二类的饭馆,规模小,家具布置均较一般。应承不了大买卖,包办酒席也是不多的几桌,以招揽零散客人为主。这类饭馆中,以京都老蔡记馄饨馆、老乡亲饭馆、葛记三饼馆、新丰斋、老半斋、小有天、鑫开、华安、香口、西兰轩清真菜馆等最为有名。饭馆的规模虽不像饭庄(店)那样整齐划一,豪华考究,但是在经营内容、方式上各有特色,是郑州餐饮业中最丰富多彩的组成部分。这些饭馆风味广、流派多,制作手法各异,各有各的拿手菜,制作出来的菜肴色香味俱佳,均赢得了美好的声誉。如小有天的闽生果、佛跳墙;香口的扒广肚,老半斋的松鼠黄鱼、蟹粉狮子头,京都蔡记的蒸饺馄饨,葛记焖饼,西兰轩的烤羊肉、锅烧羊肉,都颇负盛名。
第三类是饭馆之下的饭铺(摊),他们的主顾大多是老郑州的平民百姓,这些饭铺(摊)没有高档菜肴,甚至鸡鸭鱼虾都很少见,一般顶多是些炒肉丝、肉片、炸丸子、蔬菜之类的小炒。
至于流动的饮食摊贩,经营者大都有一技之长,能制作出一两种风味各异的小吃。这些品种数量相当多的名点小吃,成为郑州餐饮文化中乡土味道最浓郁之处,由于经济实惠,也是劳苦大众最喜欢光顾的地方。比如流行多年的豆沫、水煎包、豆腐脑、胡辣汤、烧饼、锅盔、羊肉汤、羊霜肠、沙锅、手工捞面等等,颇受人们的青睐,至今还令人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