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朝辉水煎包店门口就可以看到,前来消费的顾客络绎不绝,仅5分钟时间一锅水煎包就卖完了。从外表看,朝辉水煎包店的包子与其他店的包子并无太大的区别,何以如此畅销?一位买了两大袋包子的顾客笑着说:“焦脆,馅浓香可口,色味俱佳,而且这儿包子比其他地方的料要多。”
创业初期举步维艰
今年34岁的孙朝辉是禹州人,13岁就随父亲卖包子,曾去过陕西、山西、山东等地。1995年6月,在亲朋的建议下来到登封创业。来登封后,他首先在爱民路上开了一家包子店,没多久,小包子店不幸夭折。后来,他又鼓足勇气,在城关路西段开了他现在这家店。
水煎包店刚开始营业时,孙朝辉可以说一穷二白,举步维艰,为了节省坐公交的费用,他就自己骑着自行车去市场买菜买面。没有帮手,他和妻子每天早晨四五点就起来忙活着拌馅、包包子,到晚上没有人的时候他们就择菜、剁馅为下一天做准备,一直忙到深夜。孙朝辉说:“每天忙完躺在床上,才感觉腰酸背痛,觉得骨头架子都散了。”没有地方住,吃住都在店里,由于房间小,他们就用个布把房子从中间隔开,晚上睡觉就找张蒲席摊到地上,白天就把铺盖一卷,继续营业,就这样一睡就是两年。朝辉的妻子说:“那时候一天能卖个两三百元,收入个几十元,感觉特别满足。”
特色引人生意火爆
在经营中,孙朝辉意识到包子没特色,吸引不住人,迟早要关门。受十三香的启发,他通过逐步摸索,在包子里加上砂仁、肉桂、丁香、木香等,作料从原来只有3种增加到现在的12种,而且做包子的面也用半发面,包子也就越做越有味了。就连教他做包子的父亲也开始采用他的配方。包子越来越好吃了,有朋友建议他,你这个包子店搬来搬去,也不起个名字,找都不好找。听从朋友的建议,“朝辉水煎包店”就这样诞生了。
付出总有回报。经过不懈的努力,小店生意也一天天火爆起来。如今,店里招了五六个帮手,一天能卖三四十锅煎包,能赚近千元,除去工人工资,一年下来也能收入近10万元,他的自行车早就换成面包车,2005年面包车又换成了轿车,而且也买了楼房,有了自己的暖窝窝。他的父亲逢人便说:“我家大儿有本事,小小水煎包也能卖出个轿车。”
卖煎包能卖出个啥?有人说,也就是为了混口饭罢了。然而个体工商户孙朝辉就是靠卖水煎包,买了轿车,住进了楼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