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不少国家,用过数十种钱币,大至动辄上万,小至10块钱也不是小数,因着差异的货币体制和通货膨胀,让我们品尝了酸甜苦辣。
去英国那年,英镑最硬气的时候,尽管满街东西尽是一位数、两位数,貌似便宜,心中正窃喜,可带来的比郎(比利时法郎)一兑换,竟只有可怜的一些英镑,再回头看商店里琳琅满目的东西,就立马显得昂贵无比。攥在手里的英镑,得以完璧返家,乐得省钱了。
准备去土耳其时就好了,不多的比郎竟换得上千万里拉,转眼间就成了千万富翁,实在开心畅快!
可是到了当地,就开始吃苦头了,买东西动辄几万几十万!我这数学弱智之徒,面对数不清的零,几乎每次消费都要狼狈地数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然后艰难地用心算加减乘除,才能搞清楚其价格。甚至常常要动用计算器,还是难免会少看一个零、多进一位数的尴尬。
当我们喝着十几万里拉一杯的咖啡时,做富翁的感觉全没了,好心痛!
爸后来也去了趟土耳其,我把剩下的八千多里拉交给他。爸说:“我就呆一天,哪儿花得了这么多钱?”
我故意不吭声。
爸回来后给我写信,告诉我:那八千多里拉可以上四分之三次厕所。
我立刻回信:通货膨胀太厉害,我们去时这钱还能上一次多厕所呢!
有一次,一个客户知道了我收集各国钱币,就给我一张纸币,我打开一看,是个非洲国家(好像是刚果)的一百万块钱。我正不知如何是好,平白无故怎么能要人家一百万?客户笑着说:被那些零吓着了吧?告诉你,折合人民币是四毛五!
儿子在韩国转机,在机场给我们打来电话:“我买了张电话卡给你们打电话,电话卡真贵,好几千块呢!”
“什么?”我一听就急了,好几千块的电话卡他也敢买!这小子不挣钱,还挺能花钱!
儿子不紧不慢地说:“是韩币,折合美元是十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