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8版:郑风
3  
PDF 版
香港和北京互为镜子
芳草地上的一棵树
图片说明
金匮银楼
一个人影(外一首)
红火而短命的“西北银行”
“二百五”的由来
《到底是张爱玲》
图片说明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文学评论
芳草地上的一棵树
——读孙荪《风中之树》
中原网  日期: 2007-06-04  来源: 郑州日报  
  自古以来,文学与人类的生活、情感、人性是息息相关的,人们需要文学,就像生命需要养分,远远望去,文学的芳草地仍是春色一片,在这片郁郁葱葱的芳草地上,乍然就生长出那么一株昂然挺立的文学之树,那就是孙荪的《风中之树》。

  在本书中,作者立体地描述了李准的人生经历和文学活动历程,透辟地分析了一个杰出作家的精神构成和心理奥秘,生动总结了兼具个性特色和普遍意义的艺术经验。作者是在写李准,同时是透过李准这个人物,写了具有普遍意义的整个知识层,以个体写全体,准确地说是写了李准那个时代及其有地域性质的作家群。

  本书中最值得肯定的是它的文本探索和对文化的探讨。它融纪实、访谈、文学创作、理论评述于一体,是多种体裁风格的综述。按照一般规律及常识,要把这样多种类型的文学体裁融会到一部作品里去,是很难想象的。

  是纪实,又不是一般的纪实;是传记,又非一般的传记;是访谈,更非一般的访谈。作者从纪实的角度、创作的角度、评论的角度,多元化、多侧面的去写人物,写中国文学,写当代中国作家群,每一种体裁在作者的笔下犹如一支支响箭,各种体裁因了不同内容的运用与融合在孙荪手中仿佛万箭齐发,却又收放自如,调适有度,各得其所。它好读,不枯燥,有故事,有细节,特别是优美的文字,生动真实的人物,作者丰厚的理论知识积累,读来一步一景,风光变幻,产生阅读的快感和美感。

  《风中之树》作为时代人物的记述与描写,作者亦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显出非凡的功力与大家应有的人生境界。对李准这一真实的人物,一位杰出的作家,作者并没有人为的拔高,在那特定的时代环境条件下,在文学政治风景中备受摧残的李准,不得不违心地写一些为政治代言的小说,(也不否认其中有人物时代的局限性),甚至有损害别人的言论。读到此处,这些描写使书中的人物更加生活化,更真实可信,更具亲和力。对那个时代多了一些了解,对人物多了一些理解和谅解。

  可以看出:作者在写人物时,是体贴着去写的,是一种理解,更是知心。如果没有虚怀若谷的大家襟怀,是写不出这样优美的文字与人生意境的。

  作者不是在发一些空泛的高论,或者以居高临下的态度让人觉得不可企及,这些议论不是无根之土,是有感而发,切切实实地说到了中国作家、包括河南作家的疼处,指出了作家精神世界的残缺。让人心甘情愿的接受并倾听。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