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8版:郑风
3  
PDF 版
香港和北京互为镜子
芳草地上的一棵树
图片说明
金匮银楼
一个人影(外一首)
红火而短命的“西北银行”
“二百五”的由来
《到底是张爱玲》
图片说明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打印】  
博客丛林
香港和北京互为镜子
潘石屹
中原网  日期: 2007-06-04  来源: 郑州日报  
  《亚洲周刊》的总编邱立本先生和《信报》的总编文灼非先生来北京参加“一国两制的研讨班”。学习班结束后,他们俩来到我的办公室。这是我第一次见邱立本先生,我一直是《亚洲周刊》的忠实读者。在谈话过程中,邱先生谈了一个观点,我觉得很有意思。他说,他发现香港和北京这两个城市就像两面镜子,互相照出对方本身无法看到的,也无从发觉的一些特征,这些特征可能是优点,也可能是缺点。这两个城市互相映照着的不光是彼此的一个方面,而是多层次、多方面的。

  在这十几年的时间里,我经常行走于北京与香港两地之间,最大的感觉是香港的市场经济给大家带来了财富和效益,香港的管理水平比内地的管理水平也高出一大截。我生在一个缺吃少穿的年代,又在一个缺吃少穿的地方——甘肃天水长大,做梦都想的是如何摆脱贫困。1992年我第一次到香港,那里的一切让我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在香港的中环我看到了摩天大楼;看到了在过街天桥上小跑着去上班的人流;看到了他们礼貌的态度……在这一刻,我的内心被震撼了,并深信只有市场经济才能让大家摆脱物质的贫困,而更深的震撼来自于我住在湾仔一家酒店里时发生的一件事。那次,我不小心忘了关水龙头,浴缸里的水满后溢出来,流了一地,一直流到了酒店的走廊。当时我觉得自己闯大祸了,连忙卷起裤腿,像插秧一样赤脚站在水里,用浴巾把地上的水往浴池里拧。这时,进来了一位服务员,他忙对我说“对不起”,并用一种机器很快抽干了浴缸里所有的水,又用另外一种机器烘干了地毯。这位服务员一边忙着干活,一边对我说“对不起”。其实是我做了错事,但他一直对我讲“对不起”,我当时的感觉是把事情弄颠倒了。而就在不久前,我住在咱们内地一城市的招待所,也犯了同样的错误,但造成的损失小得多,服务员看到后把我臭训了一通。两相对比,感受很深。以后的许多年,接触和了解了香港的许多事情,对香港更了解了,但这最初的一幕始终让我难忘。

  北京市在香港的窗口公司——北京控股从1997年成立,到今天已经整整10年时间。北京控股在前天举办了庆祝10年的酒会,在酒会上,北京控股的主席衣锡群先生讲了北京控股这10年来走过的路,他讲话时,我在一边听着,觉得他的话正好印证了邱立本先生的“北京和香港是两面镜子”的比喻。我想,在这两个城市中,经济、市场、金融、管理等方面今后还会是对方的镜子,时常互相观望一下,会对自身和对方都了解得更多一些。

  在我和邱立本先生的谈话中,谈得最多的就是经济和文化,他说他们报社下月要请于丹女士和易中天先生去香港参加一个论坛,还是讲座。我们又谈到北京最近独特的文化现象,也谈到了于丹的《论语》。邱先生说,于丹用《论语》这口锅给大家熬了一锅的心灵鸡汤……在文化方面,北京和香港也是互为镜子。这镜子在政治和其他方面也是同样的道理。

  愿北京和香港在对方的镜子中发现自己,也发展自己。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