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6版:我的1977
3  4  
PDF 版
桃李满天下是最大的幸福
最满意的作品是下一幅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打印】  

最满意的作品是下一幅
■ 本报记者 曹 克 文 汪静文 图
中原网  日期: 2007-06-08  来源: 郑州日报  
  谢冰毅,毕业于开封师范学院(现河南大学)美术系,现就职于河南省书画院,身兼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河南美协山水画艺术委员会主任等职。

  

  感言:

  绘画的过程,其实是一个自我完善、自我领悟、自我提升的人生过程;至于作品究竟如何,交给后人、交给时间去评说。

  “叮咚、叮咚!”6月4日晚,当我们如约叩响谢冰毅的门铃时,开门的是他夫人,一位气质优雅的女性。

  穿过种满了花草的庭院,我们来到客厅,这里的摆设更是散发着浓厚的艺术气息:沙发的一侧是裱好的字画,橱窗里陈放着古玩一类的展品,我们不由得脱口而出:“这真是艺术之家啊!”

  孰料,衣着便装、脸庞略带胡须的谢冰毅幽默地自嘲道:“我哪里是什么艺术家!我是个粗人,你看我像不像个车夫!”“车夫?”我惊愕地问。他扶了扶鼻梁上的眼镜认真地说:“我原来当过车夫的……”

  “你不相信吗?在恢复高考前,我干过很多种活:当过工人、教过书、还冲过车床,凡是能吃的苦我们都吃了……所以,当我如愿考上河南大学美术系时,我真的感谢邓小平他老人家,没有他,像我这样的平民子弟哪有机会去参加高考!”

  谢冰毅的一席话把我们的思绪带到了1977年,那个令许多人难忘的岁月。

  画坛:初露锋芒

  或许是自幼浸润于六朝古都深厚的文化,谢冰毅从小就痴迷艺术,少从学者武慕姚习诗文、书法,并拜名家叶桐轩、贺志伊为师,学习中国画。1973年高中毕业时,没有背景的他,很自然就被挡在大学校园外。文革时,谢冰毅虽没有机会走进大学课堂读书,但喜欢绘画的他没有放弃梦想。为了能读到名著,他甚至抄书;到了酷热的夏季,习画时大汗淋漓,为解暑,他干脆端一盆凉水将双脚往水里一放接着画下去。有时间他还会和自己的伙伴跑到河南大学校园里去,结交一些好学之士,丰富自己。

  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的通知一下来,原本绝望的谢冰毅高兴地与伙伴们整整玩了一宿。上学的机会终于来了!对早有积累的谢冰毅来讲,高考只是一种形式,轻松“跃”龙门拿到大学通知书太简单了。果然,河南大学发榜那天,谢冰毅没有去看录取名单榜,而是径直找到居委会负责人,干什么?要体检表。“他太自信了!”负责参加体检的人事后对他的母亲说。

  的确,自信、勤奋、执著,加上坚守,让谢冰毅在艺术王国中一路飞扬地走下去。

  大学4年,在系统学习中国画的理论与技法之余,他还如饥似渴研究大师们的著作。托尔斯泰、车尔尼雪夫斯基、巴金、曹雪芹等等,大师们的作品不断丰富着谢冰毅的精神世界。“有一天,在早餐的咸菜碗里我竟发现一只死壁虎,但那时学习生活却是很快乐的。为了提高绘画水平,我们和对面楼上的同学较上了劲,双方经常拼到凌晨一两点。”回忆起难忘的大学生活,谢冰毅脸上洋溢着无比的快乐。

  踏实的学习精神,加之兼收并蓄、博览群书,哲学、戏曲、文学等等,凡是他认为与绘画相关的学科,他一一涉猎。4年大学生涯使他在原有的基础上积淀了更为丰厚的知识,给他日后的成功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果然,1994年,在中国文化部举办的“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中,年仅29岁的谢冰毅以作品《黄河之秋》获奖,成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第一个获全国奖的山水画青年画家。他的命运再次改写,1985年,正在筹建河南省书画院的陈天然先生将他从开封一所中学调到郑州,谢冰毅自此成为一名专业画家。

  坚守:更上一层楼

  随着环境的改变,新的诱惑也一同降临。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涌动,谢冰毅周围一些极有才华的大学同学开始涉足经济领域,丢掉画笔,搞起装修或各种布展等。谢冰毅自然也成为他们邀请的合作伙伴。这样一来,钱自然挣得不少,但谢冰毅却觉得不踏实,尤其是不痛快。随着时光的推移,当伙伴们三三两两陆续离开绘画创作时,喜欢绘画的谢冰毅最终还是选择了坚守!

  坚守,意味着付出、意味着寂寞、甚至是煎熬,当许多人开始浮躁时,谢冰毅反而更加坚定地选择坚守心中的梦想。他依旧沉浸于笔墨纸砚的天地之间,或喜怒,或哀乐。

  为了追求艺术的至高境地,他开始给自己较劲,为构思一幅自己满意的作品,有时需几个小时甚至通宵达旦,不满意就重新再来。在外人看来,这无异于一种痛苦;但他觉得值:“当笔墨纸砚成为一种与自己博弈的对手时,甚至斗争白热化时,这正是考验自己意志的时候,也是作品将达到一个新高度时黎明前的黑暗。苦吗?肯定苦。俗话说,不疯不魔不成画。但快乐也在其中,这叫痛并快乐着。”谢冰毅依旧幽默地说。

  坚守艺术之道,让谢冰毅一路上采撷了累累果实:他的作品《山月》、《豫西秋日》等作品先后入选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并获奖;2001年为北京人民大会堂再次创作《大河惊涛图》,2004年获得文化部中国艺术院黄宾虹奖,2006年为中南海紫光阁创作壁画《大河秋涛》等,作品入选《中国现代美术全集·山水卷》、《中国山水精神》等,出版个人专著9种。如今在河南画界堪称一面旗帜的谢冰毅,还身兼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河南美协山水画艺术委员会主任等数职。

  面对沉甸甸的果实,谢冰毅平静地说:这些对我来讲并不重要,关键是一个人要将绘画当成一个自我完善、自我领悟、自我提升的人生过程;至于作品究竟如何?交给后人、交给时间去评说。

  “你问我哪一幅作品最满意,或许是下一幅吧。”这就是谢冰毅,对绘画艺术,他真正做到荀子说的那样:锲而不舍。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