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8版:特别报道
3  4  
PDF 版
高校出现跨国高考移民
从百万富翁到街头流浪汉的嬗变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打印】  

从百万富翁到街头流浪汉的嬗变

中原网  日期: 2007-06-12  来源: 郑州日报  
  核心提示

  他曾是一名百万富翁,然而一次错误的选择让他背负数百万元的债务,人生命运也由此发生了戏剧性变化。由百万富翁到街头流浪汉,他究竟如何走到这种落魄境地的呢带着种种疑惑,记者近日专程奔赴洛阳进行了调查采访。

  曾经的百万富翁

  

  “我现在什么都没心情干,就只想坐在这发呆,等判决结果。我相信法律是公平、公正的,我有百分之一千的信心能够打赢这场官司。”说完这句话,申素文猛抽了一口烟,劣质刺鼻的烟草味呛得他咳嗽了很久。

  时值正午,34摄氏度高温下,申素文像往常一样,依然雷打不动地坐在洛阳市中级人民法院门前的台阶上。半个月来,他每天都如此。他在等待着法院的判决,这个判决对他来说就是自己的“救命草”。

  申素文,山西省高平市神农镇申家村人。38岁的他做梦也想不到昔日腰缠万贯的他,如今会落魄到这等地步。曾经大腹便便、红光满面的他如今目光呆滞,面如菜色。

  山西以煤炭而著称,申素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用了一句话来总结自己的人生轨迹:“成是煤、败是煤,现在嘛都没。”

  申素文在老家是一个名人,父亲申来根早在1986年时就开始经营煤炭生意。当时做煤炭生意的人不是太多,也没什么竞争力,生意就在那死不死活不活的边缘上支撑着。后来申素文从部队转业回来,接手了父亲创建的家业——一个煤矿。那年是1990年3月份。

  接手父亲的基业后,申素文开始进行大刀阔斧的整顿。年轻气盛,做事风风火火是他最大的特点。经过申素文的整顿,父亲的基业在他的手上又得到突破。

  到2002年时,申素文在高平市来说是个“人物”,煤炭让他变成了百万富翁。有钱后的申素文很热爱社会公益事业,经常给这个地方捐款,给那个地方帮助,至今算下来申素文捐款已经超过60万元人民币。

  付出的辛苦终有回报。2002年,申素文当选为高平市政协委员,并且还被评为高平市“首届十佳青年标兵”。此时的他拥有着较高知名度,提起申素文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并且在高平市最繁华的路段,申素文买下了一栋别墅。现今依然扔在那里没人住,他说讨债的人都把门窗给砸了个稀巴烂,家人都不敢住进去,豪华轿车也卖了,家具也卖了个精光,可这依然不能还完所欠的上百万元外债。

  

  百万富翁变“负翁”

  

  如果命运是和申素文偶尔开了个玩笑的话,那这个玩笑对他来说实在是太大了,使他的生活一下子由先前的无限风光,变成了现在炼狱般地流浪。这一切皆因为一次错误的投资。

  2003年10月,受朋友之约,申素文从山西老家来到了洛阳市伊川县半坡乡,与其友刘群、吴宏苗联手承包一家叫飞跃的小煤矿,该矿法人代表为段团立。双方签订有《承包协议》和《合伙协议》。按当时规定,该煤矿手续基本齐全,当地政府允许开采经营。

  当煤矿开始正常产煤时,国家调整了相关政策,要求取缔不合理矿井,达不到年产标准或不符合安全条件以及没有取得合法有效证件、证件不全的矿井一律关停或进行整合。但至2005年12月,申素文已经一共投入资金260多万元。

  2005年12月,根据上级规定,洛阳市伊川县政府对飞跃煤矿下发了停产通知书,要求对其资源整合。随后,与飞跃煤矿相邻的几家地方小煤矿均被地方政府关停、炸毁、井口填平。至此,申素文投入到飞跃煤矿的共计2657750元资金血本全无。一切似乎在做梦还没等他醒来时他已经变成了一个身无分文的穷光蛋成了名副其实的“负翁”。

  所投资的260多万元资金,有一大部分是借亲戚朋友的,还有一部分是银行的贷款。

  到期的债务因无法归还,讨债人将家里的值钱物品洗劫一空,妻子儿女无奈躲到娘家,一双儿女也因此辍学,整天四处漂泊打工。年近八旬的父母无人照料,为了儿子的事整天以泪洗面。

  无奈之下,2006年10月,申素文向洛阳市中级人民法院递交诉状,请求伊川电力集团总公司、洛阳伊电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和其合伙人段团立补偿他的投资款。

  对此,伊川电力集团总公司、洛阳伊电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在答辩状中均称,原告经营的飞跃煤矿是政府下令停产的,他们公司本身不是煤矿企业,没有权力对飞跃煤矿进行整合,原告要求的赔偿于法无据。与此同时,段团立在答辩状中也称飞跃煤矿是国家在对煤炭资源整合中被依法关闭的,没有任何单位对其作过赔偿,原告承包协议履行的终止,完全是政府行为所致,他本人不应承担任何责任。

  面对记者采访,申素文说,河南省下发的整合实施方案中明确规定“被兼并整合企业属于民营或个人的,且在兼并后原产权人退出经营的,兼并后重组企业应该给予矿产权人以合理的经济补偿。”在这一点上,体现的是构建和谐社会、等价有偿公平的原则。然而,事实却让他感到极端无奈。

  

  百万富翁的流浪生活

  

  “两年了,这两年来我一直流浪,有家不敢回。特别想我爸妈,他们就我一个儿子,可因为这事闹腾得也不能尽孝,我内心的痛苦用语言是无法表达的,很多时候我一想到他们都会哭。”申素文 向记者说道。

  他说,这段时间整宿睡不着觉。我一直在思考什么叫人生我这样的经历算不算人生如果不算那究竟什么样的经历才算人生呢如果算,那上天为什么要把我这人生设计得这么难呢!

  我现在连根腰带也买不起,你看我系的是啥。申素文边说边拉起上衣让记者看,他裤腰竟然是用一个塑料袋拧成细绳后系着的。

  他很不好意思地说:“李记者,说出来不怕你笑话,我最近段时间白天去法院门口坐着等结果,晚上去大街上捡破烂。因为以前没干过这,还经常遭到其他老手的欺负,但没办法啊,我咬牙一直坚持,你看这些都是我晚上捡的。”申素文边说边用手指向屋中的一个角落,那里堆放了十几个饮料瓶子和废旧报纸。

  据申素文讲,自去年3月份,他在洛阳食品城谋得了一份配送货物的工作,每月工资600元。但是,由于脚扭伤,一个多月后就被迫放弃了这份工作。从去年5月至今年4月,他一直在洛阳市火车站附近的一家网吧里打小工,任务是负责打扫卫生、夜晚看门,每月报酬450元。

  今年4月底,申素文拿着自己的山西驾照到洛阳一家出租车公司应聘,但没有成功。出租车公司的理由是,申素文是外地人,没有人敢为他担保,一旦他开着车跑了,出租车公司将蒙受损失。

  目前,没有任何生活来源的申素文与五位山西老乡租住在洛阳市西工区西下池村一套两室一厅的民房里,申素文的床铺被安排在客厅东南角。虽然房租每月240元,但考虑到申素文的境遇,同乡们并没有让他凑份钱。

  为了节约生活成本,申素文把每天的生活费压缩至3元钱以内,经常是以烧饼和开水充饥。没钱买凉鞋,他在穿了三年多的一双旧皮鞋上打了20个小洞透风。

  申素文惟一一件奢侈品是一部花了180元钱从二手市场买来的国产杂牌手机。但是,除了妻子外,鲜有人知道他的手机号码。他担心,债主们循着电话号码会找到洛阳讨要债务。

  采访结束,申素文仰天长叹一口气说:“唉!也许这就是我的宿命吧。”说完这句话,便是长久的沉默,原本黑暗寂静的小屋此刻显得更加孤静。

  本报记者 李明德 文/图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