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生正在微软捐助的计算机教室上课。 |
|
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信息化教育进程向来受人才、资金和意识三大掣肘因素制约。因此,2003年11月20日,由教育部和微软(中国)有限公司共同启动了“携手助学”项目,旨在向农村及边远地区“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和“缩小城乡数字鸿沟”而推出的“携手助学”项目将历时五年,由微软(中国)出资1000万美元,从师资培训与技能培养、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及教育信息技术管理培训三个层面着手,扶助中国基础教育和师范教育事业。时至今日,“携手助学”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对此记者进行了走访和调查。
“网络课堂”让师生受益
“携手助学”项目开始于2003年11月,当时教育部与微软(中国)有限公司共同签署了“微软(中国)有限公司支持中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合作框架——携手助学”协议,由微软(中国)有限公司投入1000万美元,用于支持我国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
作为该框架的一部分,微软(中国)承诺为教育部指定的100所农村学校各配备一间计算机教室。截至2005年11月,100间计算机教室已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其中一些还成为当地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教学的示范点。
郑州55中的计算机教师尚勇参加了微软培训活动。培训中,通过学习《信息技术专任教师基础培训》DVD课程;与培训讲师一同交流实践操作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按照DVD光盘的序列号上网注册,进行测试,自我检查学习所得。他感觉受益非浅。“这样的教学方式特别生动,而且内容的实用性很强,让我更有信心上好信息技术课。”
微软助学成果显著
微软(中国)教育行业总监左京允先生告诉记者,“携手助学”正在为推动中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尤其是在提高边远地区的基础教育和缩小数字鸿沟做出贡献。到目前为止,项目本身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并得到一致好评。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郑州55中作为“携手助学”在河南发展的一个试点,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教室和微软公司一流的网络技术,对提高教学质量会有极大的帮助。郑州55中负责人讲,一个计算机教室微软公司将投入近60万元,这样高的标准,如果自己建设,至少需要5年时间。 笑 琳
6月初,记者在河南省新密市一所农村中学的计算机教室里看到,30台电脑前坐满了学生。一名女生说,借助网络学习背景知识,对语文课文的理解深刻了。该校校长王俊强说,“携手助学”项目结合农村中小学学生的特点,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扩大了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