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鬃制销业务,属于半手工半商业性质。一般先向山货行购进毛料(也称为毛鬃或毛货),经人工梳洗,将毛货加工整制成纯货,按不同尺寸,色泽,配成各种花色规格运销国外。按其颜色,有黑、白、黄、花鬃四种;长短规格分为25号、17号、4号、5号鬃,整个市场上对河南的猪鬃特别感兴趣。据1933年版《现代中国实业》一书记载:我国猪鬃产量以西南各地及长江以北的豫、陕、甘等省为最多,由于地区气候差异以及饲养的关系,南方鬃短细,北方鬃粗长色黑,尤以豫省鬃毛长为最佳,具有鬃毛油润、富弹性、鬃身挺直、耐弯曲、耐旋回、耐高温等特点,蜚声国内外市场。
清末民国初年,天津商号“公兴存”在福寿街饮马池口设一分号,专司收购当地及周边县市猪鬃运津。本地人仿效天津对猪鬃的整制方法,开始收购加工,逐步形成了郑州猪鬃加工业,产品主要销往汉口、天津等地。
郑州早在经营猪鬃生意的有刘万顺、茂生、李祥记三家,总共也不过40多人。近郊农民提篮送货一般只有几斤重,亦可成交。到猪市挂牌收购,有数5公斤者便为大宗买卖。到上世纪20年代,经营者日益增多,收购量大幅增长到几千斤,旺季达到万斤以上。此时,经营猪鬃最早的代理洋行在郑出现,汉口设在敦睦里的华昌号(加工作坊在西陈庄),日商的三井洋行在郑坐地收购棉花的同时,也收购猪鬃转运。
上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中,郑州猪鬃加工业务比较活跃,出口加工猪鬃的作坊有50多户,较大资本的加工作坊,雇佣男女工人几十人以上,最少者亦有十余人。外销量上升至几万斤,产品享誉国际市场。形成了整个郑州猪鬃加工的兴旺时期。
抗日战争爆发后,交通受阻,猪鬃收购陷入停顿状态。抗战胜利后,到1946年底,郑州猪鬃加工业才得以恢复,但业务远不及以前。